摘要:循環經濟理念是近年來國家所大力倡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循環經濟背景下,生態環保、節能減排等一系列相關產業都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這之中,再生資源產業作為“綠色”特征十分明顯的產業,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但是要能夠緊抓機遇,快速發展,還需要地方政府及相關產業能夠積極主動,順勢而為。本文主要圍繞這一觀點展開論述。
關鍵詞:循環經濟;再生資源產業;發展機遇;對策
十九大報告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口號,這也標志著經濟發展和生態環保相協調的發展理念被再一次提高到了新的高度,而這也使得一系列圍繞循環經濟發展的相關產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歷史機遇,在這之中,再生資源產業作為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高度契合的產業,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但是在有利的客觀形勢背景之下,再生資源相關產業也要積極做好自身的創新優化,地方政府也應當積極關注并給予適當的支持,才能夠促進再生資源產業緊抓機遇,快速發展。
一、循環經濟背景下再生資源的發展機遇
再生資源產業是包括再生資源的回收、生產、加工或銷售等一系列環節在內的相關產業。在循環經濟背景之下,再生資源將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響應客觀形勢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循環經濟以及“結構性供給側改革”“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疊加要求在內的經濟發展階段,在這階段內,我國很多傳統產業所面臨的壓力持續較大,紛紛加強了自身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節能環保技術的創新,以響應客觀形勢的發展趨勢。在此過程中,再生資源產業因為本身具有環保、生態、節約資源等一系列特征在其中,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能夠使得產業結構不斷集中到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集中到政策支持的產業上來,是目前形勢下的順勢而為之舉。
(二)貫徹政策精神
目前,一方面,為了全力策應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的推動,黨中央將做好綠色產業推動工作,提升綠色產業發展質效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結構性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正不斷改變著傳統產業的經營格局和模式,新的增長動能不足,持續給新興產業的出現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再生資源產業的出現和發展,則有效響應了中央政策的導向,并且再生資源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孕育著良好的商業機遇,不僅政策上會給予更多的傾斜,同時,也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
(三)有助于構建可持續發展型社會
可持續發展觀一直是近十幾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個熱門詞匯,從中央到地方,都對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型社會提出了一系列導向和要求。而再生資源產業作為能夠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棄污染的一種綠色產業.順應了可持續發展觀給產業提出的命題,能夠在當前背景下進一步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輸出,并能夠有效促進可持續發展型社會的構建。
二、再生資源產業如何把握機遇,健康發展
在當前有利的客觀形勢背景下,再生資源要能夠把握機遇,健康發展,應當從如下兩個方面人手。
首先,再生資源產業自身層面,應當要加強創新升級,著力提升產品、工藝創新的系統化、標準化、流程化水平。客觀地講,目前我國再生資源產業整體發展還處在相對粗放的階段,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充分,對于市場爭奪最終是靠產品。為此,相關產業應當要更加重視創新工作,圍繞客戶和市場,挖掘市場需求,完善創新體系,統籌協調全行各方面資源,實現產品的創新因子提升,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
其次,地方政府層面,應當要順應黨中央的號召,給予再生資源產業更多的關注和關懷。一是支持和鼓勵再生資源產業“走出去,引進了”,包括做好對再生資源產業的招商引資、人才引流,組織相關產業經營者積極外出考察學習,創造條件讓其能夠和外界開展更多的交流、訪問,同時,在各類場合將地方再生資源產業作為地方重要資源積極向外推介。二是再生資源產業的發展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持續存在,為此,地方政府在再生資源產業金融入才的引進方面應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豐富激勵機制,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再生資源產業發展事業中來。除此以外,在優惠政策、資源分配政策上也要給予適度支持,并積極推薦優勢政府平臺項目。三是要加強監管,政府應當就企業在資源循環利用中回收體系的建立以及相關健康指標提出明確的要求,并且從環保監察部門、工商以及市場監督部門,再到企業,逐一明確具體責任人,層層壓實責任,使得相關要求能夠落到實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良好客觀形勢,地方政府和再生資源產業自身應當要立足各自領域,積極主動開展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不斷推動產業的穩健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汪明月,張琪琦,史文強.低碳循環經濟的內涵及發展策略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
作者簡介:
江小珍,天能電池集團(安徽)有限公司,安徽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