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秀
【摘要】? 目前,統編版新教材,提倡自主閱讀,自讀過課外讀,提倡由篇到本的教學模式。現在,筆者以統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智取生辰綱》一課為例,淺析如何培養學生由篇到本的自主閱讀能力。
【關鍵詞】? 農村初中 自主 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124-01
語文教學模式多樣,可根據學情,提供更好情境,讓學生享受閱讀,培養由篇到本的自主閱讀能力。教材總編溫儒敏教授:……多做自主性的泛讀。在指導閱讀某篇課文過程中,以此為拓展點,激發“由此及彼”主動閱讀相關聯的“課外”名著的興趣,學生掌握閱讀課外整本之法。
一、根據教學內容,強化自主意識
初中生思維活躍,注意力不易集中,只停留對文中某情節分析上,必將課文分解得破碎,毫無新鮮感。教學重在“學”,而不是教。教學內容要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讓思維活躍起來,獲得閱讀成功感。有此成功感,學生會更主動去拓展閱讀?!吨侨∩骄V》篇幅長,人物眾多,相關情節錯綜復雜,通過學情分析,農村初中生絕大部分沒有讀過原著,這就給實際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困難。如此長的課文,如此大的課堂容量,要在三課時內完全解決,就只有走馬觀花似的泛泛其詞,教與學的效果可想而知。經過反復思考,筆者決定圍繞題目中的“智”,從“智”找突破口,以“智取”、“智押”來分析情節。課堂上,先讓學生自主閱讀,圈劃出相關情節,吳用等人“智取”的智在哪里,楊志“智押”的智又在哪里。圈劃出后,在課本上寫一寫旁注:為什么覺得它是表現“智”的。之后讓小組反饋自主閱讀的成果,筆者充當觀眾,如有錯漏讓其他小組補充。這樣,以小見大,科學優化,提高課堂效率。
二、培養興趣,激發自主閱讀興趣
如今農村初中,欠缺紙質閱讀氣氛,重成績,忽視閱讀興趣培養。良好閱讀氛圍,以點帶面,學生會自覺地去讀名著。當然,首要解決名著讀本的供給問題。筆者統一向校圖書室借,做到人手有一本,營造氣氛,為學生搭建起閱讀名著的平臺。不僅如此,課堂上找準切入點,著重培養自主閱讀興趣。因而,這就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制定教學計劃而備好課,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肯定閃光點,讓其獲得成功體驗,去主動閱讀,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筆者在執教《智取生辰綱》時,學生分析相關“智”后,以案件形式,學生分學習小組,請小組一成員扮演法官,為五百多年前的“生辰綱劫案”進行細致地斷案,深入分析楊志的“事事謹慎”,吳用等人的“步步為營”,再結合“受害人A”和“作案人B”的相關資料進行公正地斷案,從而理解這篇小說的主題。
三、把課堂引申到課外,加以方法指導
統編教材每單元都有課后推薦閱讀篇目,或與課文相關名篇,都需老師根據“學”的需要加以推薦并指導方法。課外閱讀指導,以“一篇文”當抓手,學生讀“一本書”就容易投入,把課外閱讀當成主要學習方式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公正“斷案”后,師生一起談談人物性格特征。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對楊志的性格特點很難全面把握,筆者嘗試讓學生歸回整本原著,找出楊志的“資料”,以其中的素料綜合分析楊志的性格,可得知:一方面重義氣,謹慎精明;另一方面粗暴蠻橫、剛愎自用。請學生聯系閱讀經驗,說說采用哪些方法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筆者從而加以方法指導,精讀,略讀,圈劃法,對比法等等,讓學生懂得閱讀名著簡單的方法,以便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有方法地深入品味其中的情節和內涵,獲得自己的感悟和體會。
四、完善評價機制,激發永不竭盡動力
處于發育階段的初中生,特別是農村初中生,既渴望表現自我,又渴望他人的賞識。在名著閱讀中,如有恰當表揚,能激發學生永不竭盡的閱讀動力。在教學中,爭取改變傳統評價方式,以分數論“英雄”,判定學生的“優”與“劣”。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老師自主地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由于受到條件所限,暫不能建立電子檔案,但可完善傳統評價機制,構建一種“幼兒園的大紅花”的成長檔案墻,呈現在教室內的學習園地,對學生每次名著閱讀情況、成效、資源共享,進行有效跟蹤。此過程,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客觀地評價,好的或進步都獎一朵“紅花”,貼在成長檔案墻,讓他們每天都能看見自己的進步,激發學生永不竭盡的閱讀動力,讓學生名著閱讀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第一課時學生自主閱讀,找出相關的情節,“智取”的智在哪里,“智押”的智又在哪里,在小組反饋,精彩的,全組成員都獎一朵“大紅花”,以資獎勵;學生課外去整本閱讀《水滸傳》,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反饋時,筆者都不吝嗇贊美,常抓住學生發言的亮點,真心贊美,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鼓勵是那么真誠的、具體的,他們看到自己的成長墻,自己爭取到的大紅花,在成長墻上怒放,心里自然播下不可言狀的自信的種子,在以后的閱讀名著中生根、開花、結果,創造出閱讀量的荒漠變綠洲的奇跡,噴發永不竭盡動力。
在新教材面前,我們教師應該回歸教材的核心理念,自主閱讀,自讀過課外讀,提倡由篇到本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閱讀名著的樂趣,讓學生真正喜歡閱讀名著,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將來學習語文打下堅實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莫文.巧用課堂來激發學生學習名著的興趣[J].文學教育(上),2010(9).
[2]劉杏花.淺談初中文學名著閱讀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