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霞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循序漸進,讀寫結合,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構建小學作文教學的目標序列體系。小學作文教學中的科學性,整體性,系統性,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學生習作的作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階梯式,作文指導,探究
筆者認為,小學生作文應進行階梯性的訓練,習作教學要找眼于整體設計,從易到難,階梯訓練的教學思路,構成一個層次清晰,螺旋上升,系列完整,有模仿到創新,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訓練框架,使學生作文有序可尋,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寫作水平和能力的同步提升。小學習作訓練的現狀分析。目前小學習作教學存在脫節現象,作文教學沒有單獨教材,沒有完整系列化訓練的計劃。當前,小學語文西師版教材8單元主體的形式編排了讀寫內容分散于各單元,但有的單元習作的選題與單元主題聯系不夠密切,作中習作多項作文題目的選擇。也容易讓師生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再有就是教師對教材理解不夠透徹,對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系列未必了如指掌,加之個別教師只管一個你學年年段之間的銜接往往沒有處理好,這就容易導致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出現計劃不明到無所遵循現象。
現在筆者就小學六年分低中高三個學年段,來談談階梯式作文指導方法的探究。
第一梯:重視字詞的準確,句子的完整,能夠盡量擴句。小學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二年級,一年級是學生重點掌握生字詞的讀寫為主,后半學期加入能用一個詞說一句話,讓孩子懂得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其實這就是完整的句子,也是以后作文的基礎,作文就是由一句句意思連貫而完整的句子組合而成。到了二年級有了把句子說的加入合適的修辭的詞語,擴句的出現幫助孩子們把句子不僅寫完整而且開始寫具體了,語文老師一定要具有遠見性和實踐性,不要以為孩子說多了占用上課時間等等,應充分發揮孩子在低段愛說,愛表達的天性,多表揚,多鼓勵有自己個性化的發言和思維,能用上平時文章或者課外積累的好詞來把一句話說完整。愛說,能說,才能有作文內容,給以后的作文打下基礎。
第二梯,能夠完整清楚的把一件事講清楚,寫明白。到了小學中段、三四年級,進入作文的書寫。同學們對于寫300字的作文甚是頭疼,找不到方法,要不是字數不夠,要不就是廢話連篇,沒有圍繞中心寫。教會學生審題,選材,幫助學生理清你要表達的觀點,如何用你的一件事去準確的表達觀點。其中用上完整通順的句子。如西師版三年級上冊17課《溫暖》寫的是雷鋒同志幫助小韓補褲子的一件小事,事情很小,但是那些地方體現雷鋒為他人著想的句子和段落,同學們都能從動作,語言,心理等找到,那么提醒孩子們我們習文時,也是這樣去描寫一個人物。
第三梯:用好教材中的文章對作文的指導和示范性,這也是孩子們作文進步最重要的一個階段,,體現在好語文書中的優秀作文對孩子們作文的指導示范,因為從三年級寫作文開始,都離不開寫人,寫事,寫景,有些老師不看課標,不分難易,導致孩子們寫作沒有目標達成感,三年級寫老師,四年級寫老師,五年級也寫老師,老師有什么不同呢,三年級寫一件難忘的事,四年級寫一件難忘的事,五年級也寫,孩子們都覺得自己會寫了,但是只有我們知道,同樣寫人寫事,不同的年段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導致我們的作文階梯性不明顯,我記得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第8課《家鄉的紅橘》按照時間順序寫了紅橘的葉,花,青色的果實,及成熟的果實的味道。其中花和成熟的果實寫得非常詳細和讓人回味無窮,“到了四五月,各種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而橘子樹卻不聲不響地長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骨朵綻放開來,形狀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么大,小巧,潔白,清新,樸素,一簇簇藏在枝葉間星星點點的,不大起眼,但當你走進,陣陣花香撲面而來,會使你醉倒。”這段簡短的描述采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橘子花的默默無聞,從遠到近的寫法寫出形狀,顏色和氣味,文后有一則小練筆:仔細觀察你喜歡的一種水果,把它寫下來。我布置成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觀察并拍照小區里的花朵,采用這樣的手法寫一種你喜歡的花。按照今天寫橘子花的方法。第二天利用一節課的20分鐘,從PPT中展現一種花朵,然后一個同學讀出自己的作文片段,從對比,由遠到近,視覺,嗅覺等角度觀察花朵。
而四年級第5課《火燒云》重點抓住了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等等。天空中出現了一匹馬,一條大狗,一頭獅子等等,寫出火燒云在空中不停地變化的動態美。這對寫景有提高了一個要求。我們就要讓孩子們學會觀察景物的變化之美。
五年級上冊的第1課《看海》作者采用了方位順序來描寫在不同觀察角度看到的海是不一樣的美,讓我們也學會在不同觀察點觀察同一景物的方法,并用在自己作文中,這樣才能體現出作文的層次,而不能拔高或者降低了作文難度。
總之,只有作為教師的我們利用好手中的文本,并心中有年段目標,階梯式的逐步進步才能讓孩子們學的輕松,愉快,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冰心. 淺議小學語文階梯式作文指導策略[J]. 考試周刊, 2016(30):39-39.
[2]吳欽. 小學階梯式作文訓練模式初探[J]. 學周刊, 2016, 31(3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