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幸
摘 要:小學是學生求學生涯的初始階段,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那么到底該如何管理小學班級,給同學們帶來一個良好的開端呢?首先老師為人師表,自然要以身作則,給同學們樹立一個好榜樣,小學又是模仿能力最強的階段,樹立一個好榜樣將對學生的后期發展有著莫大的幫助。與此同時要給予學生真心關愛,畢竟小學生都在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才能讓他們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再者就是應該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小學生心理敏感,老師的平等對待有助于他們心理健康,反之則阻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這對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關乎一生。最后,就是要換一種方式與家長聯系,大多老師與家長聯系都是帶有恐嚇性的告狀,導致學生非常害怕老師與家長的聯系,導致家校溝通不及時。
關鍵詞:以身作則;關愛學生;平等對待;家校聯合
引言:時代的發展帶動著教育的發展,教育的發展則反作用于社會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而作為教育的開端——小學,如何才能在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呢?這是我們現在所要深思的。根據現在小學發展的現狀和社會人才培養中的問題來看,小學教育應該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老師應該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學生三觀形成過程中、人格建立過程中起到一個有利的引導作用。
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首先,作為老師,就應該以身作則,從言行舉止、學習習慣等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小學是人一生中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在這一階段,老師的文化素養、道德素質都將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小學還處于懵懂階段,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但主觀性不強,易受到外界影響,但這一階段又是孩子塑造人格,建立三觀的重要時期,這就要求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給孩子帶來一個良好的開端。
然而,現今時代貧富差距大,孩子的教育環境也有較大的差異,很多貧困地區的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甚至可能由于家庭經濟原因無法受到良好的教育。這就對貧困地區的老師要求頗高,不光要克服艱苦的教學條件,更要言行舉止得當,儀態大方,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而城市存在的問題則是學生家長勤于送禮,給學生帶來一些較大的負面影響,對此,我認為教會孩子懂得感恩固然很重要,但盲目送禮是不對的。應該在教師節等一些有意義的節日里和孩子共同做一件禮物送給老師,去除送禮的功利化目的。
二、給予學生真心關愛
小學相比較于其他學習階段,更需要老師的真心關愛,畢竟年齡太小,在生活技能、學習能力等方面發展并不完全,需要老師的關心,同學間的互幫互助才能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并且,給予學生真心關愛有助于他們的心理成熟發展。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老師應該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幼兒園時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知識上的學習,而是社會化和學校學習的一個提前適應。在幼兒園時期上廁所、睡午覺、吃飯、玩耍都有老師全程陪同,對他們的安全和生活日常負責。但小學是開始真正進行學習的階段,知識的教學是小學教育的主要目的,老師都有相關的教學任務,如此一來,老師有限精力的大部分被日常教學占用,這就導致老師可能對學生的關心不夠。再加上小學生對老師有敬畏甚至害怕的心理,不喜歡與老師交流,這讓老師學生之間的互動減少,從而出現老師對學生關心不夠的現象。對此,我認為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溫和教學,避免懲罰性的教學活動,例如罰站,抄寫名字等不合理的教學方式,與此同時增加課堂的互動環節,融入學生當中,對于低年級可能發生的尿褲子、尿床、不好好吃飯等情況的發生能有一個溫和且妥善的處理,家長也應該理解老師,支持老師。
而高年級的學生基本已經能獨立生活,老師不用擔心生活技能上的問題。但小學又是學生出現偏科的階段,老師要更加關心學生的學習,給予學習上的關心與幫助指導。在學生發生偏科等學習情況的時候,老師要溫和處理,避免直截了當的批評。這一階段,學生已經有了較強的自尊心,避免在處理學習問題的過程中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傷害。當然,學生學習出現問題,著急的不光是父母老師,還有學生本人,在學生的認知里,偏科或者學習不好是不對的,但不知道如何解決。這時候希望父母老師保持平靜,不要急躁,盡量鼓勵式讓孩子成長,鼓勵學生學習他不擅長的那門課,在有進步的時候給予獎勵,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避免一味的打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
三、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
小學學生已經有了明顯的性格區別,并且根據發展心理學理論,這一階段學生很有可能出現偏科現象。所以,一個小學的班級普遍表現出性格上的安靜和活潑差異,在學習上也有了明顯的優異和較差的對比。對于這種情況,老師極有可能出現偏心的情況,比如在選班委,選學生代表等評選中,更傾向于選擇自己喜歡的性格和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這就讓其他同學對這種不公平的對待產生沮喪的心情,給他們帶來心理發展上的不良影響。
小學的偏科是小學的普遍現象,性格發展的不同也是人生的必然選擇,這也符合發展心理學所研究的發展規律。老師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同學,畢竟性格是一種選擇,并無好壞之分,而小學的偏科或者學習成績不好都是可逆的,并不能決定人的一生。對于班委或其他代表等方面的評選,我認為應該由學生自愿參加評選,鍛煉敢于上臺展示自己的能力,由學生投票選擇,即鍛煉了學生的演講等能力,又能使評選的結果更具公平性,何樂而不為呢。
四、換一種方法與家長聯系
小學是學生被老師請家長次數最多的階段,但老師請家長一般都是孩子在學校調皮的表現或者學習成績下滑,需要老師與家長進行溝通。因此,學生懼怕老師請家長,也懼怕家長會上家長與老師的溝通,畢竟小學的大多學生還是比較活潑調皮的。這就導致學生的普遍害怕心理,拒絕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導致家校聯系不及時,學生的生活情況學校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老師不了解。
對于這個問題,首先是老師與家長要進行反思。在出了問題才去互相聯系溝通,是不是有點遲,而且只溝通學生的負面問題,學生的良好表現不進行溝通是不是對學生來講不太公平。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對于小學學生來講至關重要,這是一個人由家庭過渡到學校并接受教育而社會化的重要階段。因此,老師與家長的溝通要轉換到一個良好且有效的方式上,比如現在正在推廣使用的家校聯系交流群,以及其他一些互聯網上的聯系。同時,我認為,老師和家長的溝通聯系也應該多提及學生的優點,讓老師和家長都有一個生活學習上的全面了解,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學習進步。
結語:小學班級管理是現在小學的管理重點,各科老師相互交流溝通,多給同學生活上的關心和學習上有利的幫助,不僅僅是將班主任放在管理的一線,更應該把每個任課老師都調動起來,給學生一個全方位關心的小學生活。在平時生活中老師更要以身作則,給學生良好的榜樣,在家校聯合上也應該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避免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小學班級管理越加重要,方式方法的選取上也應該更加科學嚴謹,給學生一個舒適而又合理的小學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馮海菊.淺論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32.
[2]張曉翠.用心溝通,構建和諧班級——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44.
[3]茍虎生.小學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9(25):92-93.
大眾科學·中旬201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