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芳
在教學一線從事政治教學工作15年,之后有機會來到進修學校擔任政治學科教研員,至今近六年,深刻認識到教研員的工作職責是指導、服務、研究,教研員是學校教學研究工作的主要責任人,也是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引領者,擔負著及時了解教育科學發展動態,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的職能,可以說責任重大。為了更好的勝任教研員的工作,一定要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并不斷深入研究,開拓教研心智。
一、提升聽課評課能力
聽課、評課是進行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導大力開展校本教學研究的今天,通過聽課評課活動研究并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教研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聽課、評課。最初聽課、評課也只是從一個教者的角度去看一節課的成敗,既沒有高度也談不到理論支撐,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并經過不斷的學習,逐漸的掌握了聽課、評課、觀課、議課的技巧和方法,明確了我們聽課的過程中不但要看老師,更要看學生,看老師組織的課堂教學是否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是否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看老師的設問是否合理,是否能讓學生言之有物,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是否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看學生是否都參與了學習,是否都能夠深入思考老師的提問,是否成了課堂的真正主人,看學生是被動的聽,還是主動的學……如此一來,聽課之后,展開的評課活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幫助老師認識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相應的解決策略,從而提升教師教學實踐技能,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而通過提升教研員自身的聽課評課能力,對教師的指導更具有針對性,能更好的實現教研員的專業引領功能。
二、提高試題命題水平
教研員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試題的命制工作。在命題時應緊緊依據《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注重試題的科學性、趣味性。這是所有學科的命題都需要我們做到的,但在命制政治試題時總是感覺有不足,經過反復研究歷屆中考試題,深刻意識到政治學科有自己的學科特點,它是一門公民課,致力于道德品質和人文精神的習得和養成,課程的本質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應體現核心價值觀,所以試卷應更多的體現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注重回歸生活,選用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例,關注學生的的情感體驗,以學生發展為本。并應具有時效性,突出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的考查,應將鮮活的生活蘊涵在題目中,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反思,幫助學生追求有意義的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要養成關注時事,關注身邊事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命制試題的鮮活性和實效性。
三、組織教研活動,注重優秀教師培養
在工作中以加強名優教師隊伍建設為關鍵點,提高素質,打造品牌,建設一支具有輻射能力的骨干教師隊伍。通過組織精品課展示、送教下鄉、片級研討課等活動,把調研、教研與師培相結合,發揮名優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實現了授課者與看課者的雙贏。此類活動的開展既給授課老師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諸多的教學經驗,迅速成長,又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方式使教師們且思考,且感悟,教師的課程視野逐漸開闊。而作為教研員也在組織這一系列活動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和研究意識,并對以后的教研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直面教學現狀,深入學科課題研究
隨著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和下基層學校調研時對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不斷查擺,發現目前的課堂教學仍然普遍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共性問題(新課程的理念雖根植教師心中,但并沒有踏實、有效地落實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仍然是教師占據課堂,教師說的多,學生想的少,教師以講清楚,說明白為最大的滿足,至于學生是否真正的去思考,是否產生共鳴,是否有認同感,是否能將知識內化為行動,我們老師卻并不關注)。因此為了改變當前新課程實施的膚淺狀態,就需要加強對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變現行課堂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此申報省級課題——《初中思品建構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并由我縣實驗中學、讓字中學、安字中學、水字中學等學校進行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還參加了由市教研員主持的國家級課題《初中思品優化教學設計的研究》,和我縣讓字中學主持省級課題《農村中學德育教育的研究》。通過課題研究來引領校本教研的開展,提高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水平,增強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更好的發揮著教研員了解教育科學發展動態,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的職能
教研員工作因其所肩負的指導、服務、研究職責,任重道遠。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厲,和廣大教師共同成長,使我縣的政治學科教學能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