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
摘 要: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注重訓練學生閱讀效果;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課中的一個難點,學生學習效果不佳,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此我們必須知道什么是閱讀,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閱讀就是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學會讀書,學會理解,提高學生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習總書記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終身發(fā)展學習的理念。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寫作能力。可見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要的。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借助豐富的形式,激發(fā)閱讀興趣
1.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使閱讀成為一次快樂的經(jīng)歷,真正地使學生愛學、樂學。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課文插圖、實物、音像手段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進入閱讀,引發(fā)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2.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用自己智慧的火種,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讓學生充分說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本和作者對話。在真實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獲取語感、形成豐富而深刻的情感體驗。
二、教給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能力
1.通篇粗讀瀏覽,要求在最短時間內(nèi)了解文章大概意思,主要人物。這就要求速度,要想提高速度就要學會瀏覽、跳讀等技能。
2.選取片段細讀。既然要細讀就不必讀得太多。只要在第一步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選取出有用的或有興趣的文段來讀,逐字逐句地分析。其意義在于練習選取有用的,可訓練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
3.投入情感進行品讀。對文章進行“全面理解綜合分析”。理清文章的脈絡抓住主線身臨其境地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加以練習。最后形成對文章的最終評價。然后再總結閱讀心得,通過心得枳累經(jīng)驗,逐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采用“三教兩學、一展示”的教學,讓方式學生喜歡上閱讀。
“三教、兩學、一展示”的內(nèi)涵是,三教:教思考、教表達、教體驗;兩學:獨學、合學;一展示:課堂展示。這一教學模式對閱讀教學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1.要抓住重點,明確要求
當學生明確了訓練目標,思維就會活躍起來,就有了閱讀的積極性,就會主動地閱讀。就能通過對文質兼美的文章的閱讀,受到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受到美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同時也能在閱讀中大量吸收語言,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2、培養(yǎng)閱讀能力,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
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按照本學校“三教兩學一展示”的課改理念:首先教師應教會學生去思考,有思考才會提問題,有問題才會解決。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nèi)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教學中貫徹“兩學”思想,首先讓學生獨學獨立思考,然而再將其分成小組共同完成合作學習、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盡可能啟發(fā)他們互相解答,互相設疑。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
四、培養(yǎng)閱讀能力要善于啟發(fā)學生質疑,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學生在閱讀中必定還有自己解決不了或者解決不好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組織學生們交流,檢查指導。檢查、交流的主要內(nèi)容是:(1)課文是否已經(jīng)讀得正確、熟練了;(2)是否基本上把課文的內(nèi)容讀懂了;(3)從講讀課文領悟的讀寫知識是否能運用了。凡是學生理解的,就不要重復;學生一時理解不了的,也不必深究,只是對應當理解而尚未理解的地方,給予適當?shù)闹笇Вv出時間,把指導的重點放在學習閱讀上。
五、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營造空間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由于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shù)亟榻B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教師還要啟發(fā)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會表達。在學生會表達的同時,也充分實現(xiàn)了學生閱讀中體驗,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喜歡閱讀,繼而廣泛閱讀,然后達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欣賞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提高學語文學習質量。教師要給學生交流的時間,表達的機會,為創(chuàng)造性閱讀營造廣闊空間。
六、讓學生在“展示”中找到了成就感,閱讀欲。
成功的喜悅往往能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生動力,使學生學習效果達到極致。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發(fā)挖掘學生的習得情況,采取“一展示”的方式,讓學生課堂上充分表達,充分展示自我成功,可讓學生深情朗讀精彩語段也可讓學生在課堂上,當眾談自己對文章的認識,感受理解以及人物的特征或潛臺詞。教師及時對肯定鼓勵,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崔生其閱讀欲。教師還要啟發(fā)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教師要給學生交流的時間、表達的機會,為創(chuàng)造性閱讀營造廣闊的空間。
總之,閱讀是一種長期的、潛移默化的精神的活動,我們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并從中獲得審美體驗。讓學生的閱讀保持最佳狀態(tài)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感受理解能力,欣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運用“三教兩學一展示”的教學模式:去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堅持不懈地閱讀學習。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
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就會突現(xiàn)高效,從而使整個語文教學工作更加輕松容易。
參考文獻:
[1]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wǎng)論談[j]中小學電教(下),2010(8)
[2]新課程[j].2011(5)《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3]各省基礎教育教研資源網(wǎng)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