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秋楓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步伐的不斷深入,教育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傳統模式下單一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教育人員需要引入新的思想來對學生進行更加民主和平等的管理,教師和學生之間只有通過交流才能實現管理的有效化。因此,本人探究了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旨在為其他教育相關者管理學生提供更好的管理模式,以此來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字:溝通藝術;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
小學階段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性格變化多端,其行為模式也讓人捉摸不透,因此,小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系統、復雜的工作。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言,在此階段中,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質量直接關系到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必須要在充分了解孩子性格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所以,本文基于此出發,探索了溝通藝術在其教育管理工作實踐中出現的相關問題。
1.溝通藝術對班級管理的意義
溝通是一種能夠更好實現有效管理的藝術過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開展管理工作。作為孩子學習知識和知識儲備的黃金時期,小學階段的知識獲取對于孩子們未來的生存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時刻關注學生在學校的動態,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通過恰當的溝通來針對孩子們的性格差異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管理模式。
1.1建立融洽的班級氛圍和師生關系
小學班主任對于孩子們而言,不僅是傳業授道的引路人,更是平時生活和學習中能夠一起玩耍的知心大朋友。班主任在對日常班級工作進行管理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孩子們的學習需求,加強和孩子們之間課上課下的溝通與聯系,確保自身和學生之間的友好師生關系,讓孩子們在遇到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時,可以主動想到和班主任進行溝通,從而讓班主任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們的內心想法和心理需求,給孩子們更細致的學習生活建議和指導[1]。并且,班主任在對班上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務必要保證一視同仁,對每一個孩子都用相同的態度去進行對待,防止因為偏愛某個學生而造成孩子內部之間關系不和諧現象的出現。
1.2強化家庭聯系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一個美好溫馨的家庭環境。對于孩子而言,僅僅靠學校和老師的努力教導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的教導。因此,班主任應該和學生家長進行更深層次的互動和交流,讓學生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進行進一步的關注,雙方彼此配合,一起努力,來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水平。
1.3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班主任在對孩子們開展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過程中,要注意加強與孩子們之間的溝通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性格特點、思考問題方式等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摸清楚每個孩子當前階段的學習成績以及掌握他們目前的實際學習想法。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還要及時的解決孩子們在某一階段出現的學習生活問題,向他們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來幫助孩子們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以此來保證教師上課的課堂效率。教師對孩子進行管理的時候,必須要對孩子的各方面想法都認真的傾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對教學管理方式進行調整和改善,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成績的提高,給學生提供一個健康成長和良好學習的氛圍。
2.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實踐
2.1堅持公平管理原則
班主任在對班級同學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無論學生的成績、家庭背景水平如何,都要對學生報以同等態度進行處理,堅持一視同仁的原則[2]。只有提高教師對于班級管理的公平性,學生才能在一個和諧友好的環境中學習,另一方面,這樣的處理方式也有利于班主任在孩子們心中權威性和威信的建立,讓孩子們更加自愿的服從班主任的管理。比如,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就曾經發生過這樣一起案例。一個家庭條件較為優渥的學生在校期間趾高氣揚,出現過讓同學代為寫作業的現象。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對該同學進行嚴厲的批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其明白他這種行為的錯誤性,并讓他自己闡述了這種做法對班級產生的不利影響。同樣的,在對班級其他同學進行管理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做到公平對待,不因為外在因素而過度偏愛某一同學,也不因為學生犯錯而過度冷卻某一學生。這樣的處事風格,在孩子們心中樹立榜樣的同時,也讓孩子們自身建立了公正公平的態度。
總而言之,不忽視不偏袒是一個班主任所應該擁有的教學態度。在對班級同學進行管理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留意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的進行針對性的處理。通過課內外的溝通,全方面的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充分挖掘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潛力,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給學生們提供一個良好學習健康成長的班級氛圍。好的溝通藝術在輔助班主任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也會對學生特長的發揮以及獨立人格的形成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
2.2關愛學生拉近距離
適當并且有效的溝通方式能夠促進師生感情的增長,拉近師生雙方的距離。對于學生而言,班主任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時刻關懷,以此來更好的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只有當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真心的時候,他們才能在這種環境中被愛包圍更加幸福更加健康的成長,才能真正的打開自己的內心,與老師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舉個例子,某老師在對班級同學進行管理的時候,發現有一部分孩子過度內向,不愛回答問題也不愛表達。因此,老師就在課下與這部分孩子進行溝通,在弄清楚他們膽怯原因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鼓勵,幫助他們建立信息,學會交流。部分孩子在老師的引導和關愛之下,變得逐漸開朗起來,最終得以身心全方面的發展。
教師在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多與孩子父母進行溝通,在雙方的配合之下,給予學生愛的關懷,從而達到更高質量的溝通,以此來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為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
2.3積極搭建橋梁化解問題矛盾
班主任應該積極搭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充分運用溝通藝術技巧去化解班級內部所存在的矛盾。作為班主任,其應該起到一個媒介的作用,來引導師生之間的交流,創造師生之間溝通的機會。如,班主任在對班級工作進行管理的時候,就發現班上孩子們在前一段時間內數學成績直線下降,因此,特意與班級孩子進行了溝通,選取了成績下中上三個水平的代表學生進行交流,找出了他們數學成績下降的原因。最后與數學老師進行溝通,向他道出了這段時間學生數學學習的狀態,以及委婉的指出了其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通過師生之間的這種相互溝通,不僅能解決孩子們學習上的困難,還能夠對教學方式進行完善,讓孩子們更好的對課堂知識進行學習。并且,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其余科目的學習過程中也能越來越好。
2.4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對孩子進行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孩子的賞識教育,深層次的開發孩子們的潛力與優勢。并且,班主任要不定期的與班上同學進行溝通,主動去挖掘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更好的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如果班主任一味的只看到孩子們身上的不足,或者是不能足夠的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過于束縛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就會在這種消極的對待中變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向身邊人吐露自己的心事,從而不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這樣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嚴重阻礙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進行。如;班級有很多愛好美術的孩子,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他們經常會在課上進行繪畫,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不應該對他們進行直接的批評,而是在給予他們畫畫能力的鼓舞之上,向他們詳細的解釋了這種行為的弊端,并在班會課上,留了一部分時間讓他們進行興趣的自我發揮。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夠讓孩子們在發展自我特長的同時,深刻的認識到了自我的錯誤,并進行了改正。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班主任對于學生的這種尊重和理解,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班級管理事務中的大部分問題,同時,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教師進一步的了解班級學生,從而能夠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幫助與關愛,讓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和學習。
結束語
俗話說的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是教師。教師的管理方式會對學生的一生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要在言傳身教的基礎上運用恰當的溝通藝術來對學生的行為起到指導和校正的作用,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教師而言,教師應該運用好溝通這一思想,來更好的對班級事務進行管理,去努力做一個被學生所喜愛和尊重的好老師。
參考文獻
[1]吳敏,張家榮.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52-52.
[2]曹華.探究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中華少年,2017(30):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