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洪波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傳統式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有效學習。對此,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者開始著手教學方式的轉變,以期借助新型教學手段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及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其中,情境教學就是一種行之有效教學手段,深受廣大師生喜愛。本文就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談談情境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希望為相關教學提供可參考價值。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語文;新課改
經實踐證明,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無論對學生學習還是教師教學均有重要意義。對學生而言,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對教師而言,能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減輕教學壓力,實現高效課堂構建。對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想真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學習更上一層樓,科學有效使用情景教學尤為重要。接下來,本文就情景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及原則入手分析,并提出了幾個行之有效的應用策略,旨在進一步實現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推動學生更好學習進步。
一、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及原則
(一)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語文教師雖認識到新課改下新型教學模式轉變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仍采用單一化教學方式,導致課堂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將情境教學融入語文課堂,語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情境,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等,既能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還能拉近學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繼而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促使學生以更好的學習心態迎接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知識理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傳統式語文教學以教師為主體引領學生學習,學生時常感到疲憊,且無法真正學習到更多語文知識。而情境教學則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領學生思考、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了自主學習、思考,便主動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學習到更多語文知識同時為今后更深層次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當然,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也因此而得到大幅度提升,實現雙贏。
(二)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眾所周知,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換言之,如若語文教師應用不恰當、不科學,很有可能會產生不良的教學效果。對此,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應注意方式方法,具體如下。首先,情境創設要有明確的目標。語文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一定要按照新課標要求進行,即能夠依據每一堂課教學重難點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從而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教學內容,引領學生更好學習進步。其次,情境創設要適度,不能為了情境而情境。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應適度,不能過多或者過少,而是要依據教學文本合理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良好促使作用,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最后,情境創設要符合學生知識水平與年齡特征。語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與學生學習水平及認知能力相一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思考、探究,繼而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去適應情景,從而提高學習成效。
二、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創設生活情境
“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痹诔踔姓Z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可圍繞教學內容融入一些生活案例,這樣既能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還能引發學生主動積極思考,繼而營造良好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由此,創設生活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生學習的催化劑,語文教師應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如在初中語文《春》教學中,為通過課文學習讓學生真切體會文章中生動活潑的語言,激發學生熱愛新生命之情,我便在新授之前讓學生談談自己與“春”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做過哪些令自己記憶深刻的事情,這樣既吸引了學生課堂注意力,還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由此,在日后教學實踐中,我們語文教師應善于圍繞學生生活創設教學情境,旨在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同時幫助學生養成善于細致入微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創設多媒體情境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多媒體逐漸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并起到了良好應用成效。簡單說,多媒體集視頻、音頻、文字、圖片優勢于一身,既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能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理解語文知識,繼而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讓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提升。如在初中語文《蘇州園林》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我便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蘇州園林的相關視頻,以期將文本中的文字還原成畫面,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蘇州園林的建筑美、圖畫美及藝術美,進而認識祖國河山壯麗,激發學生愛國情懷。我相信,通過創設多媒體情境,初中語文課堂會更具生命力,繼而對學生語文學習及陶冶情操多方面起到良好促使作用。
(三)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即以問題為出發點,借助問題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讓學生思考探究更有目的性。對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合理科學創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同時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學習更有效,讓課堂教學更高效。如在初中語文《背影》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所學的理解程度,讓學生真切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我便在引領學生初讀這篇文章后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怎么的故事?(2)父親送兒子上車時說了哪些話,你認為這些話存在的意義是什么?(3)文本最后再次提到背影其作用是什么?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領學生有針對性的閱讀課文,不僅啟迪了學生語文思維,還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繼而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實現多贏。
(四)創設故事情境
每個人都愿意聽故事, 創設故事情境就是針對學生這一心理而產生的。對此,在日常教學中,語文教師就可圍繞教學內容講述一些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故事,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生興趣,還引發了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學習到更多語文知識。如在初中語文《陋室銘》教學中,由于這篇文章屬于文言文學生理解起來并不是很簡單,我便在文本講解前為學生講述與該文言文相關的故事,如陶淵明采菊東籬、種豆南山之故事,以期通過故事的講解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古人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緊接著,我再引領學生學習文本內容,學生就不會覺得與以往學習一樣難以理解,而是輕松、有趣且能深切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起到良好的學習成效。由此,創設故事情境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應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不可忽視。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是基于新課改下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對于學生學習存有重要意義。所以本文就主要從以上幾點展開的具體分析,希望通過多種應用途徑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習能力取得一個質的飛躍。以上所述僅是筆者的一些粗淺看法,要想真正發揮情境教學的最大化價值,還需要廣大教師在日后多加探索與實踐,真正實現有效教學之目的,促使學生朝著更好方向前進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力軍.談初中語文情境式教學的開展[J].學周刊,2019(24):104.
[2]公偉.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策略新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15):123.
[3]劉海燕.淺析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