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麗
不會掃地,不會做飯,不會整理書包,五年級了還不會系鞋帶……這是部分學生掌握勞動技能的情況。“會不會勞動不重要,好好學習才是正事”“打掃衛生是不體面的事”……這是一些家長、學生的勞動觀。勞動教育成為懲罰犯錯學生的懲戒手段,成為繁重課業之余放松的“娛樂活動”…… 這是一些學校的勞動實踐現實。這些現象讓人憂心。
教育部印發的2019年工作要點中提出要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推動各學?!皠撔聞趧油緩剑_保勞動教育課時,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在學生勞動素養缺失的現狀下,補上勞動教育這一課尤為重要。
學生勞動素養堪憂
“我帶過的一個學生,上五年級了還不會系鞋帶。”安徽省蚌埠市新城實驗學校老師石潤鴻一連列舉了好幾個學生勞動技能缺失的案例。
石老師班上,有不少學生不會“掃地”。有個學生在班級衛生掃除中負責擦墻,沒帶抹布,竟然用濕巾代替?!八氩坏綕窠聿粌H吸水量小,而且能清潔的面積也很小,需要跑很多趟才能擦完一面墻?!边€有的學生用撮箕盛垃圾時,需要老師提醒才會用手去扶撮箕。
在河北省梁各莊學校鄭艷蘭老師看來,初中生應該做到有條理地整理自己的學習生活用品;能洗衣服、做簡單的飯菜,照顧好自己的基本生活。但是就她的觀察,學生根本做不到這些,有些學生的書包、桌子里的東西很亂,卻不會整理。
農村孩子的勞動能力也在降低。甘肅省酒泉市第五中學馬立平老師說,他帶的初中學生,很多不會做飯,不會縫紐扣,不會補衣服。而隨著農村土地轉讓,會干農活的學生也少了。
廣東怡福中學教學主任阮春明說,學校、班級安排給學生的勞動任務,學生都會去執行,但他們缺少勞動的積極性和熱情,勞動的主動性欠缺。
新時代勞動教育需拓展思維
問及學生勞動素養缺失的原因,不少老師提到家庭包辦讓學生缺少勞動實踐。用濕紙巾擦墻的學生,經石潤鴻提醒后回答“家里有家政人員,從來不用做家務”。鄭艷蘭老師說:“現在的家長太溺愛孩子了。不愿讓孩子‘吃苦’,剝奪孩子的勞動體驗。家長代辦多,不相信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不給孩子鍛煉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就懶得動了。”
勞動觀念偏頗也是原因之一。那個五年級還不會系鞋帶的孩子,雖然上幼兒園時老師、家長都教過,但孩子沒學會。家里也覺得不是“大事”,不會也沒關系,此后都給他買不用系鞋帶的鞋。此外很多老師、家長都把學生學業放在第一位,認為勞動不重要,讀書才是“正事”,有些家長甚至給孩子傳遞出勞動不體面的觀念。
馬立平認為學校的客觀條件也限制了對學生的勞動教育。他所在的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勞動課,沒有勞動農場,上級部門出于安全考慮不允許學生外出勞動,“這都是學生勞動技能喪失、勞動體能下降的原因”。馬立平說:“1999年我剛參加工作時,組織學生搬玉米、挖野菜、種樹種花,回想起來真美好。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也是為了讓學生未來生活得更美好,學生基本的勞動素養絕不能丟?!?/p>
阮春明認為,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應該拓展思維?!靶聲r代需要學生參與的體力勞動確實少了。習近平總書記說,‘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我們要帶著學生開展創造性勞動,由過去的苦干向‘巧干’發展。學校的學科課程、社團課程、校本課程等都需要注入創新思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