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賽
哈爾濱市教育局在全國率先創建中小學校長發展共同體,旨在擴大優質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全市教育資源均衡化、優質化。大同小學李文學校長作為“未來教育家型校長”,成為哈爾濱市第一批校長發展共同體10位領銜專家之一。在李文學校長的帶領下,共同體成員校對未來的教育發展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健全保障機制,讓共同體工作步入一體化。2018年6月12日,“李文學校長發展共同體”第一次會議在大同小學召開,會上確立了共同體活動的主題:聚焦核心素養,讓每一所學校的師生享受成長的幸福。李文學校長表示,希望共同體成員能夠凝結在一起,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為了確保活動科學、持續、高效推進,共同體成立了領導小組,制訂了工作章程與工作方案。在此基礎上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涉及學校管理、教育科研、專題交流研討、課堂教學展示等方面,既保證了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又挖掘了各自學校的亮點和特色。
確定研究主題,找到提高師生幸福感的辦學路徑 。雖然共同體成員校,規模各不相同,但是, 辦一所“讓學生快樂,讓教師幸福,讓家長滿意,讓社會認可”的學校是所有校長的共識與追求。大同小學一直踐行的“大童教育”思想便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學校精心設計的“六童”活動,滿足了師生成長的需要,讓師生享受了校園生活的幸福與快樂。
基于此,李文學校長要求每個成員學校首先要確定一個研究課題,然后,以課題研究為載體,開展多層次、高質量的跨區域合作,共享資源,提升成員校的辦學品質,彰顯成員校的辦學特色。
創新活動方式 ,讓共同體學校質量在實踐中提高。交流是促進教育教學、科研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共同體學校之間開展了教師互派、學校互訪、參觀訪學等多項活動。2018年11月在東方紅小學舉辦了“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師生發展”專場展示交流活動,2019年3月在實驗小學舉辦了“聚焦核心素養 ,踐行快樂新教育”專場展示交流活動。2018年12月,共同體成員校校長一行10人走進北京的五所名校,開展了為期五天的參觀訪學活動。這些活動對提高各學校的辦學質量與教學水平,推動各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大有裨益。
同時,共同體還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網上研討,改變了傳統的學習交流形式,實現了培訓研討活動網絡化,增強了培訓的實效性,提高了培訓的效率。
“李文學校長發展共同體”將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共生共長”的理念指導下,繼續立足常態,深化拓展,豐富形式,進一步完善共同體的內涵與實踐,聚焦核心素養,探索教育教學實踐,努力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為實現“共謀發展,共享共進”這一目標,開拓奮進,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樊效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