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2018年,哈爾濱市在全國率先實施校長發展共同體項目,開創了中小學教育發展和校長培訓工作的新局面,推動了當地教育向更高層次的均衡邁進。這一項目是在什么情形下提出?具體實施情況如何?對此,本刊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干訓部主任史詠梅。
實施情況:首批成立10個校長發展共同體
記者:史主任,您好!校長發展共同體項目可以說是一項創新性的實驗,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該項目的負責人,您能否介紹一下項目目前的實施情況和工作思路?
史詠梅:校長發展共同體是促進校長成長和學校發展的專業組織和聯盟團體。哈爾濱市教育局、市教育研究院自2018年1月開始該項目的研究籌劃工作,同年7月正式啟動。首批成立了以王明偉校長、張曙濱校長、李軍校長、王媛校長、周瑛校長、那冬巖校長、賀英超校長、宋春生校長、張海燕校長、李文學校長為領銜專家的10個校長發展共同體,每個共同體由1位領銜專家和10位成員組成,領銜專家是從我市100名未來教育家校長培養對象中遴選出來的,成員由我市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等校的正職校長組成,采用自愿申報、逐級審核的方式,充分體現公平、公正與公開的原則。
共同體以“一校牽頭、多校合作、互學共進、共同發展”的形式,秉承“研修引領教育實踐,互補促進共同發展”的理念,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按照“以一帶十、上下聯動、三聯多動、牽動全員”的工作思路,積極落實“三個十”的工作策略(通識素養“十個講學”、專業理論“十個訪學”、治校策略“十個助學”),為成員學校發展提供開放、多元、務實的理論與實踐支撐。此舉旨在通過課程建構、學校管理、教育科研、學校文化建設等多方面的互動交流,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集成和共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學校辦學質量,最終實現各成員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提升。
啟動初衷:面向未來,立足需求,探索校長培訓新路徑
記者:作為哈爾濱市“十三五”期間推進校長隊伍建設的一項新舉措,校長發展共同體項目的發起是基于什么考量?
史詠梅:一方面,是基于我們對于未來的思考。當今世界,教育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包容、公平、均衡、優質成為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目標。但事實是,當前城鄉、區域、校際教育還存在教育需求與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均衡、不公平的矛盾,教師發展、校長發展、學校發展還面臨諸多難題。在這種情形之下,構建一種新型、開放、和諧的培養模式,以校長發展推動學校、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是新時代校長成長的現實要求。
另一方面,是基于哈爾濱市基礎教育校長隊伍的培訓需求。2017年,哈爾濱市教育局、市教研院用半年時間對全市九區九縣的1473所中小學校、3106名中小學校長進行了全方位的調研,數據顯示:在培訓方式上,校長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到教育先進地區訪學(74.07%)和專題培訓(48.47%);在授課方式上,校長認為案例教學(66.51%)、體驗式教學(62.82%)、參與式討論(60.88%)和專家講座(57.53%)更為有效;在培訓師資方面,校長認為最理想的是教育專家(66.51%),其次是一線校長(18.11%)。
基于這兩方面的考量,我們在匯眾智、集眾謀、聚眾力的基礎上,形成了《2018-2020年哈爾濱市干訓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構建哈爾濱市中小學校長發展共同體研修項目。
實踐成果:走出一條低成本、高效能的教育發展新路
記者:校長發展共同體項目自啟動至今已有近一年時間,這期間取得了哪些成果?
史詠梅:校長發展共同體項目的實施,有效促進了哈爾濱市中小學校長隊伍的專業成長,帶動了我市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和新建學校的發展,有效推進了哈爾濱市教育的均衡優質發展。其成果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課程體系重新構建。成員學校借助共同體的研修平臺,借鑒優質學校的課程資源、信息資源、教師資源,在充分挖掘本校優勢和亮點的基礎上,發現不足和問題,進一步明確開發拓展課程資源的方向,重新構建起適應學生未來發展的課程體系。
專業引領示范輻射。校長發展共同體的建立,充分發揮了未來教育家型校長的引領輻射作用。各共同體領銜專家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從成員學校特色入手,尋找學校新的發展生長點,推進頂層設計,探索學校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同時,借助領銜專家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使領銜專家的先進辦學理念、豐富辦學經驗得到進一步推廣,讓領銜專家學校的教育資源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共享。
課題研究有效推進。課題帶動、科研引路是校長發展共同體的工作模式。每個共同體申報的子課題作為共同體的研究方向,形成了“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工作態勢。一年來,各共同體領銜專家帶領成員們有計劃、分階段、分步驟地圍繞子課題展開研究。同時,各組成員結合自己學校實際,在共同體子課題引領下,申報立項三級課題,帶領教師在實踐中深入研究,逐步完善,形成了領銜專家學校與成員學校、成員學校與成員學校間互動共進的良好研究氛圍,促進了領銜專家學校、成員學校校長和教師的共同成長。
教育資源合成再造。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合作共贏”的原則,共同體在推進校際間學校管理、德育提升、隊伍建設、課堂教學、課程開發等方面抱團發展,有效促進了優質資源的整合與再造,提升了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各共同體積極進行實踐研究,努力探索學校聯合、共享、自主、低成本、高成效的發展之路。
學校文化融合共生。校長發展共同體是各學校文化融合的新載體,共同體成員學校各具特色的文化在這里碰撞、交流、吸納、融合,不僅使自身的文化得以豐富和完善,更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使共同體內的學校文化各具特色、百花齊放。
未來規劃:組建3個卓越校長聯盟,30個校長發展共同體
記者:校長發展共同體項目發展至今已取得豐碩的階段性成果,未來幾年,哈爾濱市教育局、市教研院對這一創新項目還有哪些規劃和設想?
史詠梅:按照《2018—2020年哈爾濱市干訓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的整體設計,2019年、2020年我們將在2018年成立10個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第二批、第三批校長發展共同體,并將領銜專家組成卓越校長聯盟——每10個共同體的領銜專家組建成1個卓越校長聯盟。至2020年,力爭組建3個卓越校長聯盟,30個校長發展共同體,形成由30位未來教育家型校長帶動300位校長成長、帶動300所學校發展的新態勢,打造一校牽頭、多校協同、上下聯動、同生共進的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新格局,以助力基礎教育新發展,譜寫哈爾濱教育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