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摘 要: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生活化探析是本文論述的重點。筆者在探析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之前,圍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含義和目的展開,先分析了小學數學作業的特點,希望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分析,加深相關工作者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認識。最后,筆者從學校、教師、家長三個角度分析了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
引 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被賦予了新時代使命。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部門推出了新課標文件。新課標實施后,在教育方面,對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標要求加強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作業是反映教師教學成果、檢驗學生是否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1] 。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作業的價值。就小學數學課程而言,如果能將作業設計生活化,則能很好地體現新課標的要求。那么該如何把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或許可以從學校、教師、家長三個角度來嘗試。接下來,本文將詳細論述小學作業生活化的設計。
一、小學數學作業的特點
小學數學作業的特點需要體現出小學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小學數學是生活化的數學,小學數學不同于科學數學,應體現出小學數學是大眾數學而非精英數學[2] 。了解小學數學作業的特點,對于教師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與生活緊密聯系有非常大的幫助。小學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這是因為小學數學作業往往考查某個數學知識點,而這些數學知識點是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具體實踐活動產生的。例如,小明今天去超市買了20 包辣條,10 顆棒棒糖,1 瓶雪碧。回到家后,小明吃了 2顆棒棒糖,1 包辣條。后來被媽媽發現并沒收了雪碧,因為媽媽不讓小明喝碳酸飲料。請問,小明現在還有哪些東西?小學數學是生活化的數學,如今小學數學已不再局限于教室活動,更是一種社會性活動。例如,學校小賣部賣了多少東西、學校有多少棟教學樓,每棟教學樓有多少層多少間教室等,這些都蘊含了豐富的數學知識。這些生活化的數學知識完全可以通過數學作業體現出來。小學數學不同于科學數學,這是因為它們的起點、形式不同。從起點而言,科學數學對定理和法則都要求進行嚴格論證。但是小學數學的起點不是邏輯公理,而是學生生活中一些實實在在的案例。從形式上看,在小學數學中,有關的定理和法則往往通過觀察得出結論。例如,教師給學生布置
數學作業,讓學生觀察三角形紙片,并撕下三個角拼成180度。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 180 度。這種在觀察中得出的數學知識,不要求學生了解定理和法則。
小學數學是大眾數學而非精英數學。大眾數學的特點是照顧到所有人的需求,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素養。同時,能夠讓學生學到有價值的數學,每位學生都能收獲不同的數學知識。例如,一片果園栽了 120 棵梨樹,梨樹的數量比蘋果樹的 3 倍少 18 棵,問果園里一共栽了多少棵數?通過這樣的數學作業,學生能夠與自己去果園采摘水果的經歷聯系起來,讓學生有熟悉感。當學生再去果園時,或許就會有意識地運用數學知識,了解、推測果園有多少果樹。
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概述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含義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是指把小學數學作業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從生活化的角度設計作業。在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位置,突出各種生活化的活動。例如,一段路長 432 米,已經修了 228 米,剩下的路計劃在 3 個小時修完,平均 1 個小時修多少米?學生每天都能看到、經過馬路,這樣的作業設計,會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目的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目的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蘊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并且,生活化設計的小學數學作業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化和生活化,最終讓學生用數學智慧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3] 。例如,媽媽給小強買了一個新書包,花了 53元 5 角,媽媽手中有一張 100 元,1 張 50 元和 1 張 5 元錢,
請問有多少種付錢方式?
三、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措施
(一)從學校角度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措施
首先,學校要為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鼓勵教師在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方面不斷創新。其次,學校可以組織小學數學教師參加校外交流活動,學習兄弟院校是如何開展生活化作業設計的。最后,學校可以邀請有相關經驗的名師來校傳授經驗。有了學校的支持和鼓勵,教師會更有動力為創新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而努力。
(二)從教師的角度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措施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時,首先應提煉課程中的知識內容,然后挖掘蘊藏在生活中的相關知識,最后從生活中的某一個點切入,設計小學數學作業。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原本離自己比較遠的知識,產生熟悉的感覺[4] 。教師要在學生完成數學作業時,不斷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習慣,自發地在做數學作業時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相聯系,最終培養學生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計算器上數字 2 和數字 6 的按鍵壞了,要計算 236×23 該怎么辦?通過這樣的作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如何進行數學的換算。
(三)從家長的角度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措施
學生的作業大部分在放學后,在家中完成。教師要提前與家長溝通,幫助家長了解生活化作業的特點,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首先,家長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當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家長應先鼓勵孩子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嘗試獨立解決問題。如果實在不能解決,就需要家長積極引導孩子完成作業。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態,積極引導孩子調整思路,從而提高孩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結 語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要求教師不斷從生活中挖掘數學知識,最終運用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幫助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啟發學生的思維,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戴耀亮.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的有效設計[J].好家長,2017(08):90.
[2] 劉立華.探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考試周刊,2017(85):79.
[3] 崔會杰.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情境設計[J].神州,2017(10):219.
[4] 萬榮棋.優化作業設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華夏教師,2017(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