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敏
【摘要】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階段我國的市場經濟水平得到了有效的發展,在這個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對于我國的教育事業也正在不斷的深化改革創新,在教育的不斷深入改革背景下,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現階段的教學的關鍵,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有效動力。在初中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給學生灌輸歷史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對于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本文主要介紹了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的概念,以及對初中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 ?初中歷史 核心素養 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7-037-01
引言
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我國的現代教學方式已經逐步的取代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好的提升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同時在初中的歷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歷史知識進行教學,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自我價值以及歷史素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的教育意識,指導學生不斷的追求精神文化,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與理想。
1.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的概念
在現階段的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教育事業正在不斷的深入改革和有效的發展。對于初中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現階段十分重要的問題。歷史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培養學生樹立一種良好的自我價值觀,同時還需要適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提升我國的教育競爭力。
2.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
對于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很多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只是一味的灌輸歷史知識,并沒有注重對學生的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對歷史知識的運用不夠合理,同時運用的能力也比較的低。同時在自身的價值觀和感情觀上面不能夠通過歷史教學有所提升。為了學生的良好發展,通過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初中的歷史教師一定要改變現階段的教學方式,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的進行創新,概念傳統教學的思想觀念,通過在教學中不斷的滲入歷史學姐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能夠對學生的學習以及自身的發展有很好的幫助,同時能夠對教學的效果有所提升,并且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充分的讓學科特色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去,讓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與其它的學科有所區別,讓學生的歷史素養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3.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分析
3.1加強初中歷史教師的專業素養
關于加強初中歷史教師的專業素養首先需要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傳統的一味的灌輸歷史知識的這一套教學方法替代,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更加有效的進行教學,通過長時間教學的相關經驗,在結合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主動的去發現自身的不足,通過不斷的思索將自身的不夠進行改正,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的幫助學生找出問題,并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3.2教師自身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
注重學生興趣感的激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歷史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促進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能夠主動的探究知識。在進行情景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創設改善課堂氛圍,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親切,不要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的約束感。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一課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洪秀全領導農民起義的過程進行講述,然后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比如:建立的新政權卻迅速被瓦解,這是為什么呢?等讓學生進行思考。
3.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積累
在初中的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不斷積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只是對歷史知識簡單的認識就可以了,需要了解到歷史的背景以及相關的時間,同時還需要了解歷史事件的意義。初中的歷史教學階段是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最佳時機,學生對歷史知識充滿了興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整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進行積累,通過長時間的對歷史知識的積累就能夠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并且讓學生在學習到書本知識的同時還能夠積累課本之外的相關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課本的知識與課外的知識相互結合,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更多歷史方面的知識,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
結束語
現階段在初中的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就能夠培養出來的,需要通過在教學中一步一步的培養,逐漸形成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一定的教學耐心,通過長期的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養成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而認識到自身的價值以及理想,通過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滲透相關的思想觀念,讓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并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自己在教學中為學生進行引導,這樣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主動性,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歷史學科充滿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為社會不斷的輸入有用的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林燕萍,鐘媚.基于智慧教育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05):180-181.
[2]龍寶新.面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師形象重塑[J].教師教育論壇,2018,31(10):12-15.
[3]宋玉峰.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6.
[4]沈燕珍.小學班主任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185-186.
[5]成玉丹.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J].名師在線,2018(20):26-27.
[6]張劍暉.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分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