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強
摘 要:當今社會是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努力學習新課改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改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說好普通話,減輕課業負擔,讓學生想學、愿學、會學;要狠抓作文教學的關鍵環節,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寫作方法,弄明白該如何觀察、思考、練習,才能把作文寫得更好,從而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提高;教學;負擔;作文;普通話
假如教師所教的學生不想學語文知識,就是再認真也是沒有效果的。相反,就是學生再努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教學效果也不能說好。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與學生朝夕相處,我認為我們中很多孩子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教師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引導、啟發他們,使他們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明白學習的目的,掌握學習的方式方法,就會學有所獲。
一、引導學生說好普通話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廣大學生除了上課,平時的語言交流基本上使用的是四川話或地方方言。有一部分彝族學生,他們也經常使用彝語進行交流。還有就是有的教師沒有用普通話教學,上課的時候,同樣存在這種情況。這樣一來,就使方言與普通話沒有很好地切換過來。學生面對豐富的感情和場景也不知該用什么樣的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想說的話也說不出來。我結合我們涼山冕寧及城廂小學校的實際情況,每天早讀課時,安排學生進行5分鐘的輪流說話訓練,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參加,內容多種多樣,可以是自己看到、聽到的新聞,可以是自己摘抄的好詞佳句,可以是自己寫的作文,可以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等。學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上臺說話的時候必須要用普通話。另外,教師與學生在課外交流時,都盡量使用普通話,當學生沒有說正確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糾正。久而久之,就會為學生說好普通話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在說,要按照新課程改革進行教學,可是在我們涼山的邊遠山區的一部分教師在按照以前的老一套進行教學,也就是在講課文的時候,還是按照講解文章的字詞、分析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有的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就把課文切分成幾個大小不一樣的知識塊進行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把課文講得干巴巴的,沒有情感,還失去了課文原有的“味道”,根本談不上活躍課堂氣氛了。即使老師講得精疲力盡,學生收效也并不好。也許有的教師會說,這樣做能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我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很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這樣的教學方法應該得以改變。教學是一門活的藝術,尤其是我們所從事的語文教學就顯得更加重要。所以,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好課改方面的理論知識,并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使學生想學、愛學。
三、減輕課業負擔,讓學生愉悅地學
通過我自己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我發覺我們涼山冕寧的小學生同外地的學生一樣,他們有很多興趣和愛好,比如他們愛打乒乓、打籃球、踢足球、唱歌、跳舞,也愛看電視等,可是很多學生就是不喜歡讀書。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課業負擔過重。我們當教師的都明白,長期以來,因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片面用升學率、高分數來衡量教師、考核教師,教師們熬更守夜、加班加點批改作業、批改試卷,為的是搞題海戰術,主要目的就是增加作業的數量、提高作業的難度,還擠占了音體美等學科的教學時間進行講解、進行“全批全改”。學生早讀時,在不停地背誦課文;晚自習時,在不停地做練習、寫作文……學生只有服從教師的安排,承受著過重的學習負擔,更本就抽不出更多得時間參加文體活動。當學生們完成了大量的作業,已是夜深人靜了,有的學生的頭腦早已被過多的作業“整暈”了。這樣的學習,你說學生會喜歡嗎、會愛學嗎?他們還哪里會有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課堂知識呢?我就想辦法采取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通過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對學生進行精講、精練,想方設法來提高教學水平及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當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以后,學生們就有適當的時間參加他們自己喜愛的文體活動等,使他們勞逸結合,就會感到學習不像做苦力那樣累得承受不起。當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以后,學習的興趣也逐漸激發了出來。
四、狠抓關鍵環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始進行作文訓練的時候,要把有關提示與要求講得具體、詳細、明確些,讓學生能真正明確寫作訓練的重點,還要盡可能地讓學生順利地完成寫作,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成功感。而學生寫的作文,一般來說都是要圍繞某個中心來寫。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狠抓作文訓練,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教師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要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寫作。如要將平時做的讀書筆記中摘抄的資料運用到相應的文章中去。通過實踐,我認為學生這樣做,能豐富他們的寫作材料,提高寫作技巧,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還能消除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怕”的心理,有力地激發了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當學生每次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文以后,要及時在學生作文中選出幾篇優良中差的文章與學生一起比較、分析、理解、感悟不同層次的作文的優點及不足之處,然后吸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學生基本掌握評判作文標準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我評改作文。我不僅安排學生由前后兩桌的4位同學組成一個評改小組,每組就負責批改4篇作文,還要求每個小組的成員在分別讀完4篇作文以后,共同進行討論、交流,發表各自的意見建議,共同探討寫得好及不足的地方,使學生對作文的訓練更加具體化,這樣做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因此,在作文教學中,不僅學生寫作文很重要,就是作文的講評、修改,也不能忽視。教師只有狠抓作文教學的各個關鍵環節,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寫作方法,真正會寫作文、寫好作文。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學習語文的最佳境界,就是對語文這門基礎學科產生極大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對語文學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感到成功的快樂。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特別是對后進生的閃光點,教師要善于發現并鼓勵他們,激勵他們喜歡學、愛學語文這門學科的知識。只要教師長期堅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不斷激發學生努力學習,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單位:四川省冕寧縣城廂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