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要: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智能手機已進入全面普及使用的時代,90%以上的中學生以聯系方便為由,要求家長配備了智能手機。但由于中學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穩定性,智能手機對他們的負面影響也顯得尤為突出。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讓孩子認識到手機使用不當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危害,更要讓孩子知道現代化的設備是需要每個人掌握的,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高科技的價值。
關鍵詞:智能手機 利弊 正確引導 合理使用
一、手機對中學生的影響
我任班主任期間,為提高學生正確使用手機的意識,特地召開了一次主題辯論班會——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和弊。辯論規則分為正、反兩方,同時邀請了部分家長和老師參與其中。現摘要如下:
正方:我方一致認為,手機利大于弊!
經我組討論,理由如下:
1.手機是我們重要的通信工具,便于與親友聯絡感情。
2.手機是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在我們的日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不明白、不能及時得到解答的問題,而在網絡中可以很方便地得到解答,提高了我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3.手機是我們重要的生活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尋找位置,方便出行和查詢路徑。
4.手機是我們信息獲取的重要渠道,可以讓我們及時知曉更多的消息和新聞,開闊我們的視野。
5.手機是我們重要的娛樂工具,提供了豐富的娛樂功能。合理地利用這些功能能使我們在緊張學習之余放松心情,增長見識。
反方:作為反方代表,我認為中學生上學期間帶手機弊大于利。
我不否認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方便,但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控力較差,很難把控手機的利弊。所以對方所說的那些優點,對于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我不懷疑,但若針對我們中學生,我不能完全贊成。我方觀點如下:
1.我們現在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捫心自問,你們的手機難道真的都是用于學習、打電話、發短信這么簡單嗎?
2.你們說手機有豐富的娛樂功能,可以放松解壓。但你們了解過它對人體的危害嗎?如果在睡覺之前長時間玩手機,手機的光就會刺激眼睛和大腦。經常長時間玩手機,雙眼受到手機屏幕的強烈刺激,會感到十分的疲勞,視力就會大大下降。特別是在黑暗的環境中對人的視力傷害更大,可能會導致一些眼部疾病或是終身失明。另外,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頸椎部受到的壓力過大,頸椎前屈度發生變化,易引起頸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等。
3.手機聊QQ影響學習,另外,中學生往往無法抵制手機上一些不明來歷的短信,容易上當受騙。
4.中學生一旦沉迷于手機游戲里,就無法自拔,也造成了與父母之間的矛盾等,甚至網絡暴力犯罪也頻頻發生。前不久在我們身邊發生過這樣的事件:15歲的姜某某,因迷戀暴力網游,耽誤學習,與父親發生爭執,并大打出手,用水果刀連捅父親喉部三刀,致使父親死亡。再如:有位家長,在讀初中的女兒智能手機中發現了陌生成人的裸體照,要求沒收孩子手機,結果孩子卻反問家長:為什么隨意翻看別人的手機,居然還破口大罵,最后竟然離家出走了。這些事例,難道還不能證明學生使用手機弊大于利嗎?
自由辯論總結: 我認為應該從手機使用者自身找原因,過度的娛樂并不是手機的錯,而是手機使用者個人的問題。
教師總結:雖然部分學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甚至致使身體受到傷害,但時代進入了數字化時期,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所以,與其強制性地要求學生不要帶手機,不如從正面引導學生學會“用”手機,這樣做的效果我想會比簡單的一禁了之來得好……
家長總結:通過孩子們的辯論、老師們的點撥,我們家長也要認真反思,學會“用”手機,不做手機的“爸爸媽媽”。以后對孩子玩手機應該嚴格把控 ,有的放矢,引導孩子合理、科學、文明地使用手機。
二、手機是用的,不是玩的
辯論過程精彩紛呈,我趁熱打鐵,順勢引導大家認真學習《中學生網絡文明守則》,講解戒網癮專家陶宏開博士對網絡成癮學生的教導“手機是用的,不是玩的”的內涵;制定可行的措施和規則:課堂上手機一律設置靜音,統一放到手機專用包。課余時間,可以利用手機了解新聞、閱讀電子書、學習某一技能,或聽聽音樂、看看電影以放松心情。
同時設立“手機合理使用監督小組”:杜絕接觸不健康網站和暴力游戲等;使用手機時間不能連續超過一個小時。師生相互監督,若違紀,手機交由對方保管一周作為懲罰。
記得在2017級民航(2)班上《職業道德與法律》時,我正在講課,突然中間那位卷頭發的男生,口袋里傳出了“嘟嘟聲”,學生的目光瞬間由黑板轉移到該同學身上。我走到該同學身邊,微笑著問他:“你的業務好繁忙呀,不會是外星人在呼叫你吧……”下課后,該同學主動向我承認了錯誤,他說:“對不起,老師!上課前,我忘把手機設置成靜音放在手機專用袋了,很抱歉?!蔽医邮芩牡狼?。他主動要求接受懲罰,將手機交給我保管一周。我很欣慰,也交代一旦有緊急事情的話,可以找我。
辯論賽班會之后,大部分同學對手機的利弊有了正確的認識,學會了如何科學使用手機。
三、加強社會、學校、家庭三方共管
手機是當代信息化的產物,雖然使用不當會給一些自制力差、好奇心強的貪玩孩子帶來一定的危害,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群策群力,用心教會孩子們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對他們的成長一定有錦上添花之美、有畫龍點睛之妙。但是,我更要呼吁社會要嚴格監管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網站,重拳出擊打擊暴力游戲、直播聊天等對青少年的不良誘導。唯有如此,方可凈化利于青少年成長的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