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香
【摘要】 閱讀在語言類學科中占重要地位,自然在英語教學中占重要位置。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文章以牛津版英語教材模塊3單元2為例,探討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通過課前導入、課中應用、課后鞏固的全面演示,以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知識體系,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圖式理論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89-01
0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提出了高中英語教學要提高學生包括聽、說、讀、寫、譯在內的綜合能力。五大技能中,閱讀占最重要的地位。需要將圖式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具體演示步驟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豐富語言圖式,激活圖式內容,以提高閱讀水平。
一、圖式理論
圖式理論的基礎是概念的相互聯系,是先前存儲于大腦的知識和經驗,通過類似情形被激活,促進求知者學習新知識。圖式理論包括形式圖式、內容圖式和語言圖式三種形式,英語閱讀是學生在先前的經驗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理解、掌握和改造。內容圖式是英語閱讀的核心,是學生根據掌握的背景知識等對語篇進行理解;形式圖式是理解不同文本的修辭結構,能幫助學生快速理清文本的脈絡,在定位文本信息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情感;語言圖式是學生掌握的詞匯、語法等知識,并進行應用的能力。
二、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下面以牛津版教材的模塊3第2單元“Language”為例,探討圖式理論在課前導入、課中講授、課后鞏固的具體應用。
1.課前導入
利用圖式理論進行閱讀課前導入,可以激活課堂教學,發揮閱讀預測功能。牛津版的每個單元的設計都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的,每個主題的Welcome to the unit是導入活動。導入活動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經驗,以進行新知識的預測和學習。在“Language”中,利用圖式理論進行引導,可以采用圖片和提問的方法。
圖片法,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不同的圖片,包括賀卡、表情符號、肢體語言、盲文、蜜蜂的舞蹈等。教師邊展示圖片邊進行說明,以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下在大腦中形成圖式知識體系。
問題法是教師出示圖片后,根據圖片內容和教材內容進行問題的提出,目的是幫助學生猜測文本的主題和內容,激活學生的內容圖式,并豐富學生的內容圖式。
2.課中講授
課中利用圖式理論,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三種圖式理論的形式,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知識體系,并進行信息處理。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的主旨,以構建起圖式。
首先,通過知識背景的輸入激活內容圖式。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由于對文化背景的不理解會導致閱讀理解的障礙。教師要做的就是利用圖式理論激發學生的內容圖式,以使學生掌握背景文化知識。本單元主要是講授英語的發展歷史,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播放動漫視頻the history of English,為學生介紹英語發展的歷史,不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導出文本中時間表達法:the middle of the 5th century,from around the 12th to the 15th centuries,以及地理名詞和專有名詞:Celtic,the Angles and the Saxaons,Vikings, Demark and Norwway等,進行內容圖式與語言圖式的共同構建,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研究。教師帶領學生略讀文本后,可以針對“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What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等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并完成教材課后作業。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可以進行圖式內容與文本信息的有機結合,可以正確理解文本內容。
其次,通過對文本結構的分析建立語篇形式。本單元的正文是說明文,介紹了英語發展的三個階段,以及每個發展階段的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把握體裁的基礎上快速找到文本中的關鍵詞、句,以理解文本要義。正文的修辭手法包括擬人、類比、轉喻等,教師要對這些修辭手法進行詳細講授,以幫助學生正確使用修辭手法。教師可以通過例子為學生說明該文本屬于歷史類文本,引導學生將文本中描述的英語發展歷程用時間軸或圖表的形式進行呈現,以加強學生對文本框架的掌握,目的是培養學生語篇的分析能力。
再次,通過語法知識的完善豐富語言圖式。學生大量閱讀過程中可無意識積累語法規則的素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在積累詞匯知識的基礎上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等,以理解文本的深層信息,掌握文本閱讀難點,豐富語言圖式。
3.課后鞏固
課后鞏固既可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又可豐富學生的內容圖式。在利用圖式理論進行課后鞏固時,教師要先幫助學生梳理文本的內容,使學生對已經獲得的圖式知識進行鞏固,以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文本的內容進行對話的編寫,之后根據編寫的對話進行表演,目的是使學生將通過文本學習的詞匯通過語言圖式進行重新表達。這種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語言圖式的記憶,同時能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以本教學內容為例,可布置以English and its history為主題,小組合作編寫英語手抄報,讓學生在任務過程中豐富其內容圖式,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觀點:“English is a living language which i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總之,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圖式理論的應用,以激活學生的內容圖式,幫助其構建形式圖式,鞏固其語言圖式,最終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劉丹丹.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理解中的運用及其不足[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2(6):75-77.
[2]田延明,王淑杰.圖式理論框架下的語篇理解模式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6,14(4):16-20.
[3]王堯美,張學廣.圖式理論與對外漢語閱讀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9(6):68-73.
[4]張法科,王順玲.圖式理論在EFL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綜合教程》教學為例[J].外語界,201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