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華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在語言素養(yǎng)上有一定的功底,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具有趣味性,誘發(fā)學生的興趣,感染學生,讓學生靈動起來。豐富的語言素養(yǎng)能使課堂活起來,教學效果凸顯。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修養(yǎng);感染力;魅力
引言: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能讓孩子們喜歡你及你所帶的學科,光有工作熱情及對孩子們的關愛還不夠,更要注意課堂語言修養(yǎng),語言要生動有趣,精確地描述形象,嚴密地闡述事理,具有感召力,讓學生流暢地說,優(yōu)美地說,富有詩意地說,讓他們真正地愛上語言,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
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講,要善于誘發(fā)學生,感召學生,課堂教學語言要生動,具有煽動性,精確地描述形象,嚴密地闡述事理,使學生興致勃勃,大膽思考,敢于說出想說的話。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對此格外重視,在自己的教學中注重教育教學語言,時刻踐行著以下幾點:
一、課堂教學語言激情四射,誘導學生,活躍課堂
前不久,南城中心校領導為督導教學組織推門聽課,劉春艷老師聽了我的一節(jié)三年級語文《小蝦》,并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光從學生課堂表現(xiàn)這一塊看,說明你這節(jié)課上得非常好,孩子們很陽光、很自信,活力四射,回答問題時妙語連珠,用詞巧妙,真正地融入到文本中去,還說其中的一位坐在后排的男生還激動地側(cè)頭與她進行互動:“小蝦真的多起來啦”……的確,我班的孩子個個都陽光、健康、快樂,課堂上看到他們一張張如花笑臉,高舉的小手,我也總是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真可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吧!
比如教學《鳥的天堂》,我給學生布置讀書任務:找出“鳥的天堂”的美好風景體現(xiàn)在哪兒?然后告訴學生:“同學們,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現(xiàn)在卻有一些不道德的人捕殺鳥類,危害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如果有一天我們再也聽不到鳥兒婉轉(zhuǎn)的啼鳴,看不到鳥兒振翅的身影,那這個世界該是多么清冷,多么乏味呀!所以,讓我們都來保護鳥類,愛護這些可愛的生靈吧!愿祖國的大好山脈、江河湖泊成為許許多多鳥的天堂!”這一番親切形象的話,無疑會像一粒種子,將愛護鳥類的思想播進孩子們幼小的心田,深深地打動學生、感染學生。
二、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精確、縝密、規(guī)范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倡導精確、精密、規(guī)范。教師標準的教學語言是規(guī)范化的普通話,說話有條理,語句完整、簡潔、明了,可是這些要求卻常常被忽視,特別在農(nóng)村,這種現(xiàn)象更普遍:為了迎合或遷就學生,教師用方言進行語文教學,結(jié)果使語文課程特有的學習普通話的功能喪失,大部分學生分不清平舌音和翹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n、l不分,f、sh相混;甚至對連續(xù)變調(diào)、兒化尾音、語流變聲等,更是不能正確把握和處理。如“蔥”讀成“qǒng”,“書”讀成“fǔ”,“吃”讀成“cǐ”等,這樣勢必影響教師的威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切合語境
課堂教學語言要言簡易明,不含糊其辭,不模棱兩可,扼要透徹,清微妥善,能準確得當?shù)乇磉_意思。這可以從兩方面考慮:
(一)學生方面
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是教學的主體,教學語言要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他們的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較低,教學中宜多用短句表達。比如,我在教學古詩《古朗月行》時,一改原來,設計了這樣的短句導入: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這首詩是李白寫的,大家認識李白嗎?他可是唐代的一位大詩人,后人稱他“詩仙”,這首詩的題目是《古朗月行》……我原來設計的導入語言是: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被人稱為“詩仙”的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詩,叫《古朗月行》……很顯然,前者語句輕短,簡明易懂,符合兒童年齡和心理特點,能被小學生普遍接受和理解。
(二)文體方面
課文體裁不一樣,內(nèi)容不一樣,情感也是不一樣的。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要適合課文感情的要求,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如去年舉行的“教壇新星展示課”上,一位老師講《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她使用的教學語言徐緩沉穩(wěn),厚實凝重,表達了誠摯深沉的感情,完全把學生帶到了那個令人悲痛欲絕的年代,在老師的引導、示范下激起了學生們的情感體驗,同學們讀得一個比一個投入,整個課堂仿佛成了送靈車的會場,無限的哀思籠罩在每一個人心上,反之輕松活潑的教學語言是難以使學生體會到“人民總理人民愛”這一情感的。
四、教師教學語言要富有變化
好的教學語言應該是音調(diào)和諧,抑揚頓挫,該高處激情昂揚,于低處娓娓而談,不能一個腔調(diào)“一竿子到底”,音量和語速都要有一定的控制:音量太低,學生聽不清楚,太高了,會刺耳使學生不舒服。語速應低于中央電視臺播音員每分鐘350個字左右的速度,特別對低年級兒童,語速要再慢些,掌握適度,恰到好處,要形成自己“鮮明、生動、準確” 的語言風格。
課堂教學語言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節(jié)奏明快。音樂課語言講究節(jié)奏和諧,語文教學語言也一樣。課堂上老師的語言一味急促,有張無弛,學生承受不了;一味舒緩,有弛無張,學生會生厭。一般情況下,導入新課,語言節(jié)奏可快些,講授新課可適當放慢些;一般知識可快些,教學重點難點時應慢些;學生易懂處可快些,學生易出錯的地方宜慢些……就一篇具體的課文內(nèi)容講,教學語言同樣要注意節(jié)奏,急緩快慢適宜……
五、課堂教學語言要生動
巧妙的語言適合大眾的口味,容易接受,比如一些溫馨提示語:像“別踩我,我怕疼”、“也許,你的指尖夾著他人的生命——請勿吸煙”、“愛惜生命,‘關’住點點滴滴”……這些生動形象的語言入情入理,讓人讀了親切,使人容易接受。小學語文教學也是一樣,課堂上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感到有趣,同時引起他們的注意力,更好地進入課堂,理解教學內(nèi)容,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結(jié)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追求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有心人,不斷斟酌自己的語言風格,提升語言修養(yǎng),不斷展示自己的語言魅力,讓精彩的教學語言就像蜜,可以粘住一切,讓語言素養(yǎng)之花在課堂中精彩綻放。
參考文獻:
[1]李春梅.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18):193.
[2]黨志波.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學周刊,2013,(01):51.
[3]陳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漢語言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