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 要: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受到素質教育影響,更加重視作文教學。但縱觀農村小語文作文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觀念缺少時代性、寫作教學方法不夠新穎;學生的寫作素材匱乏、寫作欲望比較低。因此,有必要創新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以此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提升,促進教師教學水平提升,不斷提升農村小學生寫作水平。具體可以從這些方面考慮,創新觀察方式,提高學生創作興趣;構建多種情境,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維;強化課外閱讀,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創新作文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寫作,從而實現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升。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分析
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就是作文教學,同樣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農村小學教學工作中,教師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視,引導學生掌握簡單詞語,應用詞語組成簡單的句子,然后過渡到基礎寫作,可是從整體上看,農村小學生寫作水平仍須繼續提升,語文教師必須針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創新作文教學方法。
農村小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寫作教學觀念缺少時代性
首先,縱觀農村小學的語文作文教學,突出存在的問題表現為,“抄寫、套用、編寫、硬背”的行為,實際的作文教學中,單純重視作文形式,很少能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寫作方法,很少能夠做到“授人以漁”。其次,農村語文教師很少能夠看到學生的主體性,不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教師所準備的作文教學方法,不具有長期性和周期性,作文訓練也是時有時無。大多數都是從教材出發,選擇幾個題目或者內容,提出一些寫作要求,布置給學生寫作任務。而對于學生的寫作表現,更多是批評教育,很少有體諒,更多是訓斥,很少能認真地研究學生的作文,給予學生的引導很少。長時間下去,學生的寫作信心被打擊,進而失去; 寫作興趣與熱情。
(二)寫作教學方法不夠新穎
大部分語文教師選擇運用傳統的寫作教學方法,那就是從教師命題到學生寫作,再到教師批改,這些步驟。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很少能去真實的觀察,缺少教師的指導,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也很少。這種教學顯示出一些局限性:第一,教學孤立性,農村的寫作教學總是將讀和寫分開,其不知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非常重要的途徑。第二,出題直觀性,語文教師不知寫作任務的時候,提出的寫作主題,總是帶有很強的主觀性。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經驗,不夠尊重學生認知,也沒有找到作文訓練的規律,依據自己的要求提出寫作要求。對于教學目標認識不夠清晰,作文的訓練,顯現出一些隨意性。第三,指導的盲目性,語文教師總是覺得指導作文的創作,就是要在寫作前進行指導,因此將很多時間放在的學生寫作作文之前。小學階段的作文,是一個從具體觀察,過渡到抽象概括的思維過程,因此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實際寫作訓練,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教師總是將寫作方法全部傳授給學生,將中心思想展示給學生,總是“扶著”學生“走”,學生不能自我思考,不能通過自己的能力寫出文章,那么學生的寫作思維和能力,會一直處在一個水平,很難得到提升。
(三)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匱乏
上面兩點內容是從教師角度,分析農村小學語文寫作存在的問題,下面從學生角度,分析寫語文作中存在的問題。農村小學很少有圖書閱覽室,即使有閱覽室,其中藏書量也不是很多,并且很少有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且,家長們只是為學生購買一些課程輔導書,很少能買一些課外書籍。所以,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不能得到保證,語文素材積累不是很多。相對于城市中的小學生,很少能感知到生活中新鮮事物,很難拓寬眼界,心中沒有話要說,作文中也就沒有高質量的內容。有一些農村小學生也想要表達一些東西,可是語言駕馭能力比較低,作文中多用一些口語語言,語言不夠精煉,甚至還有邏輯和知識方面的錯誤,顯然這種作文的質量不會很高。
(四)學生的寫作欲望比較低
因為小學生缺少一些實踐活動,加上自身積累的寫作素材比較少,教師布置的作文內容也與自身生活實際相脫離,或者是學生不感興趣的一些主題,學生逐漸對寫作失去了興趣,很多作文都是抄出來的作文,或者套用優秀例文,缺少自己創作的激情,長時間下去,很難能堅持自己寫作,寫作能力也很難提升。
創新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積極意義
(一)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提升
創新農村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更好地表達,從而促進農村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表達能力的高低,能夠看出一個人邏輯思維處于何種水平。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是基礎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讓學生掌握寫作能力,也就是讓學生學會理解一件事情。積極的作文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當學生有一定理解能力之后,才會能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二)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提升
小學作文教學的創新,能夠保證小學作文教學更具啟發性,這有利于學生未來發展,同時也促進語文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從教師本身角度去看,教師運用豐富多樣的方式開展作文教學,就必須有著較高的抓專業教學能力,才能正確把握各種教學方法,從而更有效地開展作文教學。教師在探尋新方式、新方法的時候,會接觸新的知識,接觸新的教學理念,這些都為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礎。
(三)提升農村小學生寫作水平
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一方面能夠刺激小學生寫作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從而不斷提升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只有小學生對于寫作這件事情產生了興趣,才會愿意花經歷做好這件事。當語文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后,運用不同的方法,從而不同途徑出發,激發小學生關于寫作的興趣,才能讓小學生從心理讓認可寫作,進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寫作方法,掌握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素材,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將自身真實情感融合在作文中,進而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不斷提升寫作水平。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一)創新觀察方式,提高學生創作興趣
農村的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總是感覺到很茫然,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寫作素材的缺乏,因此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所以,在創新寫作教學方法時,一定要重視學生日常的觀察與積累,創新引導學生觀察的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帶領學生將平時能看見的內容,記錄下來,作為日后寫作的素材。觀察方式有很多,日常要引導學生自行觀察,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意識到觀察的重要性,才能認真地觀察,詳細地記錄,為以后的寫作積累更多素材。
譬如,學校操場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觀察場地,接近學生們的生活,也容易觀察。在一次描寫關于校園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走到校園中,仔細觀察整個學校。在參觀學校的時候,教師提出一些要求,首先是認真觀察,其次保持安靜,最后心中想一想給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個部分,而后回到課堂上,讓學生主動發言,總結剛才看到的景物、人物等等。這時有一名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操場邊樹林非常美麗,說道:“從樹上飄落下的葉子,就像仙女一樣,在翩翩起舞,那是多么曼妙的舞姿呀!”從這就能看出,這名學生有著一定觀察能力,平常的觀察也很仔細,愿意寫一些筆記。只有這樣仔細觀察,才能積累更多素材,也提高對寫作的興趣。所以,語文教師要從學生興趣出發,創新觀察方式,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愿意投身于寫作中,積累來自生活的寫作素材,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二)構建多種情境,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維
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原因,有著非常強的好奇心,對一些新鮮事物都有著非常強的好奇感,當將一些新鮮事物展示給他們的時候,他們內心世界會有各種各樣的奇妙想法,并對這件事或者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可是寫作的時候,卻很難將這些理解和想法表現出來,不能整理成規范的文章。他們寫出來東西內容比較單一,缺少創造性。對于這種情況,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強化情境寫作的訓練,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維,進而創造出新穎的作文。農村小學的條件是有限的,但是農村接近大自然,教師可以從這點出發,為學生創設寫作環境,其中有動物、花草、自然風景的場景,然后組織寫作教學,意在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先指導學生用想象的方式,構思在這樣的場景中會發生什么,而后獨立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后對寫作進行知道,提出規范要求,學生自行寫作,教師從文章格式、內容、審題等方面進行點評,傳授學生寫作技巧。
比如,在寫作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設備部分農村小學也具備,因此教師課程進行之前,上網收集一些資料,組織情境寫作教學,教授可以收集一些關于此次主體的圖片、影視資料、動畫資料、段視頻等,先讓學生觀察,而后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再進行文章的寫作。通過多次的這種訓練,學生逐漸掌握寫作技巧,還鍛煉了想象能力,促使學生寫作思維發散,將真情實感融合到文章中,讓文章生動具體,不再空洞,也充滿了感情,小學生寫作能力大大提升。
(三)強化課外閱讀,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外閱讀,在作文教學中融合課外閱讀,讓小學生意識到課外閱讀對于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要強化課外閱讀,增加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引導小學生積累更多寫作素材。有了寫作素材,才能在寫作的時候,有內容可寫,強化語言的駕馭能力,科學整理這些素材,融合學生自身的真實想法,創新成自己的文章,不斷提高作文水平。
語文教師重視課外閱讀,帶領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要從這些方面著手:首先,選取正確的閱讀方式,一方面好帶領學生精讀文章,另一方面要能鼓勵學生快速地進行閱讀,廣泛地閱讀。同時重視內容閱讀,加快閱讀速度。閱讀進行中積累更多優美的句子,還要鍛煉學生的感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其次,對學生的閱讀筆記進行指導,保證閱讀筆記有著較高質量,不會出現亂寫、亂記,應付了事的問題。帶領著學生,一邊閱讀,一邊發現好詞好句,讓學生知道哪些是好的描寫方法,然后將這些內容收錄到閱讀筆記中,提高記錄和摘抄的質量,為后期寫作積累經驗和素材。這才是一種科學的閱讀方法,還能促進學生寫作思維的養成。最后,讓學生們能在閱讀的時候,學會思考。一邊接受課外文章中的知識,還要一邊思考其中的內容,將收集到的素材,變成自己的東西,才是真正地為寫作積累素材,也才是真正地拓展寫作思維,從而促進寫作能力提升。
(四)創新作文評價方式,激勵學生進行創作
教學中的評價有著這樣的目的,一方面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找出學習中弱項,一方面是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途徑,改善課程的設計,完善教學的過程,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發展。小學作文的評價同樣要發揮出這種作用,推動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幫助學生找到合理的學習方法。但是傳統方式的作文評價,教師總是給出簡單的評語,像“書寫不整潔”、“內容過于簡單”、“句式結構不合理”等等,這種評價顯得非常單調,很難激發學生創作欲望,有時候還讓學生產生沉悶和壓抑的心理,寫作積極性降低。
針對此要創新作文評價的方式,更多地賞識學生的作文,進而激勵學生寫作。教師要精心安排寫作訓練,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同時讓學生們之間進行交流,以同學互評的方式,展開作文評價。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他人的寫作方式、方法、技巧,也能感受到其他同學作文表現的真情實感,借鑒一些寫作經驗,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同時,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預留充分時間,以便學生能夠更有效地討論作文,感受寫作的快樂,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語文教學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在作文教學方面有一些問題凸顯出來,學生整體上的詞匯量不夠豐富,語言駕馭能力不強,文章內容東拼西湊,顯得有些空洞和干枯,缺少感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認清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致力于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以新穎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語言駕馭能力,更有效地提升農村小學生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慧.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之我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74.
[2]鄧美香.試論基于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教育現代化,2018,5(24):334-335.
[3]米瑛.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40-41.
[4]張維恩.論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作文相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51.
[5]張宏毅.淺析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132.
[6]胡雪萍.發揮農村特色優勢 ?提高學生作文水平——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J].漢字文化,2018(0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