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平
摘 要: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的本領,也無甚用處。”教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育人,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領悟到做人的真諦,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對當代初中學生的培養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教育作為初中生成人成才的重要環節,必須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視。本文從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理念出發,提出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以便更有效地培養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策略
新課改下對初中學生的教育提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初中階段是學生積累知識以及培養品格的重要階段,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與學生的主要負責人,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容忽視。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構建優秀的班集體,能夠形成良好的班風以及學風,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念
現階段大部分初中教學依然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教育以灌輸式的講解為重點,初中學生普遍反映學習任務重,壓力大,課程艱澀難懂等問題。學校忽視了對學生德育的培養,只顧強調學生的成績以及學校的升學率,沒有形成對學生德育教育的理念。有些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只是口頭工作,沒有具體落實。落實德育工作的理念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
首先,初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理念,要本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德育教育觀念,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結合科技的進步,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合理、科學地開展。其次,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要求學校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學校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育人,要將學生的德育建設、行為習慣等放在教書的首位。
此外,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理念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德育教育理念。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性、持久性的教育過程,在德育教育中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從全局出發并貼合學生,貼近生活,講求實際的效率,不能只進行假大空的說教。初中班主任應該堅持以上幾點理念,有效開展德育工作。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言傳與身教相結合
著名教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教師若想學生成為一種什么樣的人,首先自己要做這樣的人。”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的行為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樹立高尚的道德模范形象,在面對工作時應該有少抱怨多積極的態度,與周圍同事相處時,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形成和諧的同事關系。其次,與學生交流時要親切,尊重學生,不能用犀利的語言傷害學生。在學校里要穿戴整齊,大方樸素,發型要長短適中,干凈整潔;做到言行一致,對學生承諾的事情必須要履行,用較強的責任心與愛心關心學生、管理班級。言傳與身教要有效結合,更注重身教對學生的影響力,不斷提升老師的自身素養與道德水平,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示范榜樣。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進行德育時應該充分了解德育工作的理念,重視德育對初中學生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樹立科學、平等的德育理念,要充分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將自我的情感充分的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及時的與學生溝通交流,對學生的思想動態要有全面的了解。無論是因為學習原因或者家庭原因造成的學生不積極、不主動或者不樂觀的心態,都需要班主任及時為學生開導并解決,同時積極地引導學生,幫助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在德育工作中切忌高高在上,不停地說教只能讓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抵觸情緒,不能起到從深層教育學生的要求。同時,在進行德育時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比如:組織班會可以就最近發生的有關道德方面的熱點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極大地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愛護、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
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以及教育背景不同,所以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差異,班主任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平等地對待學生,以關懷、愛護的態度開展德育工作。目前,大多數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在青春期學生的逆反心理很強,加上初中的學習枯燥,教師沒有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訴求,對學生提出了嚴格的成績要求,學生的心理壓力會很大,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強烈的反抗情緒。這時就需要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不能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差或者在班級愛搗亂就否定學生,放棄對學生的教育;更不能對班級內成績優異的學生就更關注,對成績差的學生就置之不理,要采用公平的教育模式,對班級的任何一個學生要一視同仁,與學生做到有效溝通,及時處理學生在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要從實際出發,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從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入手,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德育教育內容,整合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辦法。
結束語:
在初中開展德育工作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還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和建設者。作為班級的組織者與管理者,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樹立良好的德育工作理念,在具體的工作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同時還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投身到德育工作中,并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學生,這樣才能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楊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2):63-64.
[2]柳興民,柳士恭.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02):57.
[3]蘭啟城.試論厚德載物——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意義及策略[J].名師在線,2017(10):88-89.
[4]趙秀珍.探討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05):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