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恩 武杰
棗莊十五中地處山東省棗莊市,這里既有荀子、墨子、匡衡等中國古代先賢孕育而成的優秀傳統文化,又有鐵道游擊隊、八路軍115師等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紅色文化。在山東省家長委員會建設項目組的指導下,學校建立了“三級家委會”,從“民主監督、參與管理、課程開發、家長教育、溝通平臺”五個方面對家校共育進行有益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并入選山東省家長委員會建設首批培育典型學校。
家長課程:讓家長成為學校課程開發的“好伙伴”
在棗莊十五中,每逢周四下午校本課程期間,總能聽到此起彼伏的掌聲從各個班級傳出。各行各業的有專業特長的優秀家長,正在發揮自身優勢給學生上思想政治、研究性學習、技能實踐、特長發展等課程。
《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指導意見》中提出,校本教材的編寫要組成由校長牽頭,以本校教師為主體,吸收學生、家長、社區相關人員參與的校本教材開發。基于此,學校在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挖掘家長教育資源,吸納有專業知識、技術特長的行業精英參與校本課程開發。被邀家長有醫生、教授、軍人、法官、警察、律師、工程師、園藝師、烹飪師、理發師、技術工人,有書法家、藝術家、設計師、商人。由于來自社會的不同層面和不同行業,這些由家長參與開發、授課的“家長課程”融道德教育、歷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保科學教育、創新實踐于一體。他們從多角度、多層面給學生講解生活中的知識、技能,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工作實踐來告知學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家國情懷,讓學生學會生活技能,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技能。他們的講解有耐心、有激情、有關愛、有期望,使學生耳目一新。
據不完全統計,開設家長課程11年來,相繼有7000余名家長走進教室,上課15000余節。新華社曾以《棗莊十五中:家長教師讓課堂靈動起來》進行了通稿報道,山東省教育廳以“家長教師讓學生大開眼界”為主題將棗莊十五中的做法作為素質教育典型宣傳。“家長教師進課堂”的做法引得省內眾多兄弟學校前來學習考察,并向全國推介。
開放課堂:家長與孩子共成長
以開放的姿態打開校門,開放課堂,讓家長進班聽課與孩子共同成長。學校深知:在學生成長的關鍵期,需要家長的陪伴,但陪伴不是包辦,不是溺愛,是參與教育,是家長的再學習,與孩子共成長。怎樣讓家長參與教育、了解教育、支持教育、監督教育、提高家長教養能力? 棗莊十五中從2012年開始實施家長進班級“開放課堂”聽課制度。
開放課堂不是無序、隨意地自由開放。學校根據家長個人意愿,按月排出進校值班表。要求每個班級每天有1-2名家長進班級聽課,家委會委員每月集體進班級參加一次活動,主任委員每周不少于一次進班級督察聽課活動。
曾有參觀者問讓家長進班級聽課的目的是什么?棗莊十五中家委會主任雷雨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說:“家長進班聽課,實行了親子同聽一節課,可以激勵學生;聽課家長配合老師的教育教學,可以激勵老師;家長了解現代教育,理解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潤滑了家庭與學校、家長與老師的關系;家長參與教育、監督教育,提升了家庭教育的能力,和諧了家庭。”家長進班聽課,實現了家委會駐校的常態化,保障了家長教育參與權的實現,授課質量、學習質量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家長了解了課堂、了解了孩子,起到了密切親子關系,和諧家校關系的作用。
三級家委會:讓家校共育有保障
學校成立了學校家委會領導機構,有專職分管校長、主任,有分管工作人員和家委會專用辦公室。采取學校、年級、班級家委會三級管理體制,實現了三級家委會建設民主選舉。家委會工作實行活動小組制、班級主體制、進校助學制、民主監督制,制度規范化、內容具體化,做到了家委會工作常態化、主動化。學校還創新家委會委員目標管理責任制,設置了“六個工作部”、兩個俱樂部,把工作重點落到班級;創新班級家委會“七個一”工作方法,研制了棗莊十五中合格家長標準。
在家委會運行中,也發現存在班主任綁架家委會,家委會干涉學校正常的教育行為的現象。為規范家委會工作,適應新形勢、新常態、新要求,學校家委會研究制定了《棗莊十五中規范家委會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十條家委會的權責,提出了十條諸如不能組織有償補課、不能代替教師批改作業等的禁令,解決了家校合作中的扯皮、越界行為。
同時,學校不斷探索家委會自主成長模式,制定了例會制度、培訓制度、觀摩制度、評價制度、監督匯報制度、交流合作制度,制定了家委會委員培訓計劃,解決了家長參與家委會工作主動性的問題。
班級家委會是學校家委會的基礎,只有加強班級家委會工作才能提高學校家委會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此,學校制定了班級家委會學期“七個一”工作目標。即組織召開一次家教論壇或家教沙龍活動;開展一次親子共學活動,同聽一節課,共讀一本書;參加學生一次班會和升旗活動;當一日“家長教師”;每月參加一次學生大課間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班級優秀作業展評活動;組織一次遠足體驗和尋訪實踐活動。
為提高家長的參與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的能力,學校開設了三級家長學校,定期( 期中、期末、寒暑假)召開家長會,請家長填寫“家長學校課程意向書”,分年級匯總,制定菜單式、個性化的家長課程專題內容;組織家長、教師、學生共同參加學校、班級有關活動,如升旗儀式、勵志遠足、親子讀書會、親子勞動體驗、親子研學活動、學生合唱節、詩歌節、科技節、體育節等;每學期組織以“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為主題的家教論壇活動,讓家長們交流家教經驗,提升家教能力;每學期評比一批合格家長、優秀家長、星級家長,頒發各類證書;每學期開展一次“書香家庭”“綠色家庭”“健康家庭”演講活動;每學年評比一次“文明家庭”“書香家庭”,頒發證書與標牌。
棗莊十五中家長委員會建設已經歷了十年。其成功之處關鍵在于這項工作撬動了家長這支巨大的社會教育力量。推動了學校發展,激發了學校辦學活力,促進了學生的學科成績和基本素養的全面提高,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充分認可和支持。新華社高級編輯、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鹿永建這樣評價棗莊十五中家長委員會建設:“在棗莊十五中,家長走進校園成了生活習慣,學校規范化辦學和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了家長,學生、老師和家長建立起了和諧密切的學習成長共同體!”今年3月2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張志勇做客“兩會E政錄”,提到了棗莊十五中的家校合作共育:家長怎么參與學校管理?家長怎么為學校貢獻力量?棗莊十五中是一所初中,他們每周四下午的課程是開放給家長的,家長在這里上校本課程。的確,一所學校里每一個人,當他意識到他是主人的時候,當尊重了他的長處的時候,尊重了他的創造力的時候,這所學校就會充滿張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