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久良
摘要: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初中數學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初中數學作為學生在數學學習的第二階段,其對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數學教師應當改變固有教學思維,積極改進教學思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溫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自主學習。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改革;創新
前言:
我國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而將教師放在輔助性的引導角色上。為達成這一目標,初中數學教師應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促進初中生綜合數學素養的提升。然后縱觀當今初中數學課堂概況,教學方法方面的改革與創新工作還有待加強。
一、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較為落后的教學思維
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的主體教師組成部分為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中年教師,這些教師教學時間長,教學經驗足,是最適合教育學生的教師人群。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這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逐漸顯得有些落后,因為新課改后的數學教材相對于新課之前的教材難度加大了很多,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生對課本的理解較為生澀。同時因為老教師固定的教學方式,無法在更高層次上培養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興趣,從而使得學生厭倦數學課程,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減少,學習成績不理想。
(二)學生學習主動性引導不足
目前我國國內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教學過程多以知識灌輸的過程為主。在這種課堂中,課堂中的主要時間都是用來讓教師在講臺上系統講解課程,同時學生負責聽課、記筆記等。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較為沉悶,且最重要的是學生全程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這種教學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其無法喚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主動性不足會導致學生在課后無法自主地去溫習已經講述過的課程,無法加深學習記憶,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這種學習方法使得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環境,對于其整體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方式有著較為消極的影響。
(三)過度依賴應試教育
我國應試教育雖有弊端,但也部分體現了教育教學的合理性。應試教育可以系統和綜合地篩選人才,是學生學習的必經之路。教師和學生為了盡可能地從試卷上拿高分,選擇了最為適合解數學題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通常是較為封閉的。舉例說明,對于一部分數學題目,教師和學生將其歸類為一類題型,類似的題型都通過一種解題流程去解答,但當這種題型變成另外一種出題方式后,學生便會感覺到困難,這就是封閉性思維方式的壞處。應試教育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除了試卷分數外再無其他追求,這使得他們的創新意識以及拓展思維都得到了限制,對于其以后的數學學習是沒有益處的。
二、初中數學教學方式的創新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缺乏一定的互動,導致教學氣氛相對來說較為沉悶,從而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低下。新課改后,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性格不同,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做不同的教學互動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除了在數學課堂中能保持很高的學習主動性外,在課后也能自主地去溫習之前學習過的課程,加深學習記憶,提高學習成績。
(二)解放學生數學學習思維
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局限在應付試卷中的不同題型上,這種思維方式對學生的整個數學學習過程都存在著負面影響。而在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著重去引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與探索性思維,在面對新的數學概念時,盡量避免去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將此概念分解為學生較為容易理解的內容,讓學生能夠了解此概念的形成原因以及過程,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概念不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憶,而是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并在面對實際題目時能夠迅速反應,活學活用。
(三)通過現代圖像技術進行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覆蓋了我國大多數中小學。初中數學是學生系統數學學習的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通過多媒體圖像技術開展教學能夠加深學生的數學概念記憶并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新課改后,初中數學教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級,但僅僅依賴于教材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利用多媒體圖像教學能夠打破傳統數學教學的局限性以及單一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多媒體圖像技術還能使得學生對于較為難懂的數學概念有更加具體的認識。以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中較難的三維視圖教學課程舉例來說,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通過教師口述以及黑板做圖的方式進行教學,但對于剛接觸這塊知識的學生來說難免會有些難懂。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更全面地向學生展現三維圖形,同時還能針對學生不同的問題制作相應的課件去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顏紅光.談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 (8).
[2]陳寶春.新課改帶給初中數學教學的變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4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