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 劉佚玲
摘? ?要:農作物種子的監管工作是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種子質量的優異程度是監管工作的核心所在。農業中有關種子的法律則明確表達了種子檢驗的標準,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的進步。在政府部門的大力幫助下,種子質量監管部門開展了更加嚴格的監管工作,保障種子的質量,但在開展工作期間仍然面臨許多困難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及時糾正。
關鍵詞:新時代;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管工作
隨著新《種子法》的不斷推進,種子質量的監管工作逐漸受到重視,并在大眾的監督下,監管部門不斷加強對種子質量的監管力度。部門統一部署,在品種登記、生產經營、質量認證等方面不斷加強監管力度,國家政府為支持部門工作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提升檢驗設備性能、加大員工培訓力度、制定相關懲戒法律保護種子監管工作的實施,為現代化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
1? ?種子監管工作面臨的問題
盡管種子監管工作在積極有效地推進,但仍然面臨諸多問題,不利于工作的完善,以下列舉幾項阻礙監管工作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
1.1? ?種子質量標準較低
我國將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統一管理審定,玉米、大豆、小麥、水稻、棉花作為主要農作物監管,并將蔬菜、水果等其他非主要作物一并審定。當前種子申請達到近萬個,但已成功申請登記的僅3 000個,種子質量普遍較低難以達標,影響監管工作進行,導致農業發展停滯不前。由于種子質量普遍較低,致使農作物發芽率、成活率低,土地肥力下降,進而導致土地復種率降低,出現浪費土地資源的不利情況。同樣也減少了農民收入,降低經濟發展水平。
1.2? ?工作人員素質亟待提升
隨著監管工作的不斷推進,檢驗工作日益加重,監管人員也逐漸增多,但是數量與質量成反比,大多數監管人員素質較低或是缺乏經驗。由于種子檢驗技術難度較大,檢驗設備較難操作,使用低水平的檢測人員不能準確地判斷種子質量,易產生誤差,影響檢驗成果。如若出現原則性錯誤,則會導致某項種子產業鏈崩潰,阻礙農業發展和鄉村致富,因此,提升工作人員的素養刻不容緩。
1.3? 檢驗設備性能較低
種子檢測需要高技術、精準度較強的儀器,以保障監管工作準確無誤地進行,優質的設備是工作的基本。新時代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國家大力支持技術進步,投資資金和人員開發設備不斷優化,對后期設備的維護保養同樣重視。例如,陜西某機構開發出一種高質量、壽命長的設備,用于檢驗種子質量包括種子發芽率、成活率,更好地保證種子質量[1]。
2? ?克服問題的有力措施
在現代化農業生產初期,需要穩扎穩打、提升質量、鞏固基礎,因此需要提升種子質量、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優化儀器設備性能,從而完善種子監控工作的標準。
2.1? ?提升種子質量和行業標準
適當調整種子行業質量標準,避免標準過高和種子“滑檔”,也避免種子數量過多、質量參差不齊。積極調研市場行情,明確大多數種子的質量等級,以便及時準確地確定行業質量標準。完善檢驗流程,明確抽樣原則。保障檢驗文書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準確性,對抽樣記錄、專家專利、廠商生產、質檢文書進行備份并有序排列,方便后期工作人員監督抽查,確保結果準確。最重要的是尋其根本,從本源入手,提高種子質量,加大技術投入研發,不斷優化種子質量升級。
2.2? ?加強人才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素質
監管人員是監管工作的關鍵,要提高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就要提升監管人員的核心素養,需加強員工培訓,擴大員工有關《種子法》的知識積累,并鍛煉員工的緊急預案能力,加強員工對機械設備的熟練度,了解設備性能。還要不斷補充新血液,促進新老員工的良性循環[2]。
2.3? ?優化設備,加大技術資金的支持力度
在監管工作開始時,設備是首要,基層監管部門普遍靠肉眼識別假冒偽劣產品,缺少必要的檢測設備。設備的優劣直接決定檢驗的準確性,所以監管機構要不斷優化設備,推進儀器升級。而優化設備就需要技術和資金的支持,資金推動技術進步,技術促進設備優化,設備決定檢驗成果。
2.4? ?加強對制種源頭的監管
在種子市場監管上,各監管單位要重點做到強化市場監管,加強制種基地生產過程監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種子田制種質量源頭監管和調入種子來源監管,嚴厲打擊品種假冒侵權等違法行為,有效規范種子生產經營秩序,確保良種供應安全。
3? ?質量監管成效影響
3.1? ?促進農業技術發展
檢驗成果越優秀,代表我國技術越發達。監管工作的成效體現在我國農業法的完善、升級檢驗設備、廣泛質量監管網絡、工作人員技能的培育還有農業科技的發展。監管工作成效顯著,代表種子質量逐步提高和監管標準的達標,以此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和土地的高效利用。經濟的提升推動了技術的發展,監管質量的不斷進步就會促進經濟發展,從而推動農業技術發展。
3.2? ?促進現代化發展
種子質量優質決定農作物的成活率,而農作物的成活率則決定著農作物收成,收獲越多農民收入就越多,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促使全民步入小康社會,推動國家現代化經濟發展。另外,農業越發達,國家糧食安全越有保障,在物產富饒的國家,國民才更有保障。
總之,新時代對種子質量的監管工作更加重視,國家在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機構對種子質量的檢驗,大眾對農作物發展的期盼,推動監管工作的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 1 ] 楊娟妮.新時代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管工作的思考[J].現代園藝,2018(17):188-189.
[ 2 ] 車海云.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的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37(16):60,62.
(收稿日期: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