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 要: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人的閱讀能力往往決定了他的學業成就,同時也是這個人未來成功從事各項工作的基本條件。早期閱讀,是指學前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成人的讀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早期閱讀在促進幼兒神經系統發育、開啟智慧、豐富知識、培養語言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關鍵詞:幼兒;閱讀習慣;培養
一、農村幼兒閱讀存在的問題
雖然國內幼教界已經掀起了“早期閱讀”研究和實踐的熱潮,但在很多農村地區,幼兒的閱讀卻存在著若干問題,閱讀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難以實現。
(一)幼兒的問題
1.幼兒對閱讀不感興趣。好多幼兒園的圖書角都不能吸引幼兒,很少有孩子主動去圖書角專注地閱讀,往往是其他區角人滿為患,才不得已聽老師安排去看書。
2.不愛惜圖書。有孩子翻過圖書之后隨手亂扔,有孩子扯下書頁隨意折疊,有孩子從圖書上踩過踏過不以為然。
(二)老師的問題
1.不愿在幼兒閱讀上動腦筋想辦法。很多幼兒園的區角活動都非常重視建構區、角色游戲區、沙水區和運動區的設置和指導,大家片面地認為這些活動區更能體現“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而圖書區這樣安靜的角落就被當作了陪襯。
2.缺乏閱讀指導的技能技巧。目前,繪本教學受到眾多幼兒教師的青睞,“趕時髦”“隨大流”的跟風者不少。然而,她們組織的繪本教學中忽視繪本中圖畫的豐富價值,過多地關注繪本中的語言文字。
(三)家長的問題
身處農村地區的不少家長文化水平不高,他們不知道讀書對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不重視幼兒閱讀;有些家長也知道早期閱讀的重要,但他們把讀書等同于識字,給孩子買的書就是學拼音和看圖識字。
二、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措施
(一)充分認識閱讀對幼兒成長的意義
幼兒園領導要充分認識到幼兒閱讀的重要性,要幫助解決圖書角添置新書的費用問題,還可以通過舉辦講座、召開家長會、給家長分發資料等方式向家長宣傳幼兒閱讀的重要意義,爭取家長的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
幼兒園老師要把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才能想方設法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
家長要充分認識到早期閱讀的重要性,才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孩子喜歡閱讀,愛護圖書。
(二)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
1.幼兒園精心創設和利用班級圖書角
(1)提供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豐富讀本。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年齡層,使得孩子對圖書有著迥異的需求。因此,幼兒園要提供各種各樣的健康讀本,以供不同的孩子隨時從書架上找到自己喜歡的圖書,津津有味地去讀。
(2)創設激活幼兒閱讀行為的溫馨環境
共享化——有書讀。每個班的圖書角購置不一樣的書,班與班之間可以交換閱讀,每個月請每位小朋友從家里輪換帶一本書來幼兒園,這樣就自然地形成一個龐大的圖書資源庫,在共享中大大地增加了幼兒閱讀的選擇量。
親切感——喜歡讀。把硬邦邦的書架改成用色彩溫馨、質地柔軟的布料做成的書袋,既節約了空間又美化了閱讀環境。迫不及待從袋子里跳出來的鮮亮吸引著經過的每一個孩子,每一本書都有一個小家。
(3)實施促進幼兒自主閱讀的默化指導
新書介紹:請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新書,老師來介紹幼兒園添置的新書,通過聆聽介紹,激發幼兒自主閱讀的興趣。
活動提問:尤其是在主題探究活動中,教師可將探究中發現的問題提煉,提示幼兒可以去圖書角的某些書上尋找答案,在家尋找相關的讀本,帶到幼兒園來一起研究。
發現肯定:幼兒有精彩表述時可以提問“這些你都是從哪里知道的呀?”對閱讀的功能及時予以肯定,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把這種肯定擴大到集體中。
2.家長為幼兒創設親子閱讀環境
首先,家長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讀書的榜樣。如果父母在閑暇時經常看看書,孩子就會對書產生興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容忽視。如果家長每天都能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不僅能和孩子交流感情,也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
(三)以繪本為載體,做好幼兒閱讀的指導
目前,繪本不僅深受幼兒和家長喜愛,成為家庭早期閱讀的首推書目,同時也受到眾多幼兒教師的青睞,成為幼兒園語言活動、早期閱讀活動中的優秀素材。
如何挖掘繪本中圖畫的豐富價值,激發幼兒閱讀繪本的興趣?如何使自己的提問變成與幼兒之間愉悅輕松的互動?如何避免繪本教學活動中的“蜻蜓點水”“隔靴搔癢”?怎樣才能激活繪本、激活幼兒,引發幼兒主動感受、表達、探究、學習,讓幼兒學會閱讀,喜歡閱讀?要做到不盲目“趕時髦”“隨大流”,教師和家長需要學習和研究的內容都很多。
教師和家長都要把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當成頭等大事,才能為此加強學習和研究,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在家園共育中通力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讓閱讀點亮孩子的人生!
參考文獻:
[1]范麗芳.淺談幼兒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J].學周刊(28):92-93.
[2]丁彥.淺談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J].新校園:學習版,2013(1):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