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才玉

摘 ? 要:在野香優676烤煙后作稻特征特性觀察的基礎上,提出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合理密植、科學田管、提高群體質量等煙后作稻機插高產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野香優676;烤煙后作稻;特征特性;機插;栽培技術
野香優676是由福建興禾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西綠海種業有限公司、福建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用野香A與福恢676配組而成的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連城縣常年種植烤煙1 533 hm2,為擴大烤煙后作優質稻生產,2018年引進野香優676在文亨鎮、廟前鎮、姑田鎮、北團鎮、莒溪鎮等糧食主產鄉鎮(同時是烤煙發展重點鄉鎮)示范烤煙后作種植15.7 hm2,達到了較好的增產增收效果[1]。
1 ? 野香優676烤煙后作稻機插性狀
1.1 ? 產量
野香優676在連城縣4個烤煙重點鄉(鎮)作煙后稻示范種植,北團鎮種植3.5 hm2,平均產量586 kg/667 m2;文亨鎮種植4.2 hm2,平均產量572 kg/667 m2;廟前鎮種植2.0 hm2,平均產量553 kg/667 m2;莒溪鎮種植6.0 hm2,平均產量601 kg/667 m2,4點平均產量為578 kg/667 m2。結果表明,野香優676在烤煙后作稻表現出高產穩產。
1.2 ? 生育期
野香優676在連城縣作煙后稻種植,于6月15日播種,7月6日插秧,9月22日始穗,9月29日齊穗,10月26日成熟,全生育期134 d。
1.3 ? 農藝性狀
從表1可以看出,野香優676煙后機插表現為4個示范點平均有效穗數16.141萬穗/667 m2,平均株高137.3 cm,每穗總粒數170.1粒,結實率83.4%,千粒重26.6 g。野香優676在連城縣作煙后稻種植表現出分蘗力較強、株型緊湊、群體整齊、群體結構較優、穗大粒多、后期轉色好的特點。
1.4 ? 抗性
在連城作煙后種植田間未發生稻瘟病,表現為較抗稻瘟病;稻曲病偏重發生,生產上要注重稻曲病的防控。
2 ? 機插栽培技術要點
2.1 ?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適宜播種期在6月中旬左右,大田用種量為1.2~1.3 kg/667 m2。采用全營養基質機播暗化育秧,秧田拱棚蓋上防蟲網。秧苗1葉1心期,施好“斷奶”肥,每667 m2施45%復合肥5.0~7.5 kg;移栽前3~5 d施好“送嫁”肥,每667 m2施尿素3~5 kg;水管以畦土保持濕潤為宜;秧苗1葉1心期用300 mg/L多效唑均勻噴施,促秧苗矮化多蘗。秧齡控制在20 d左右。
2.2 ? 大田整地,合理密植
機械耕整要求田面保持平整,田面無雜物,移栽前沉淀1~2 d,薄水插秧,采用乘坐式久保田SPU-68C型插秧機,株行距為16 cm×30 cm,寬行窄株。
2.3 ? 科學田管,提高群體質量
(1)合理施肥,促苗早發。充分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土壤肥力情況因地施肥。基肥、分蘗肥、接力肥、穗粒肥的用氮比例為5∶2∶1∶2;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鉀肥分蘗肥施用50%,穗粒肥施用50%。每667 m2施純氮10~12 kg,N∶P2O5∶K2O比例為1∶(0.3~0.5)∶(0.7~0.9)。具體施肥:結合整地每667 m2施碳酸氫銨30~35 kg、過磷酸鈣30~35 kg作基肥;秧苗插后7~10 d施分蘗肥,每667 m2施碳酸氫銨12~14 kg、氯化鉀6.0~7.5 kg;烤田結束復水時施尿素2.0~2.5 kg;進入幼穗分化2期末至3期初,每667 m2施尿素4.5~5.0 kg、氯化鉀6.0~7 kg作穗肥,破口至齊穗期每667 m2用磷酸二氫鉀150~200 g兌水60 kg葉面噴施[2]。
(2)科學管水,適時烤田。薄水插秧、寸水返青,分蘗期間采取淺水促分蘗,每667 m2莖蘗數達到預期的80%時,排水烤田,分次烤實,控制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生長中后期,除孕穗期及抽穗揚花期保持淺水層外,其他時期采用濕潤間隙灌溉的水管方式,促進谷粒飽滿,增加粒重[3]。
2.4 ? 病蟲害防治
推進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實現農藥減量控害,保障稻米生產和生態環境安全。以健身栽培等農業防治為基礎,以保護利用天敵等生態調控、安裝殺蟲燈等理化誘控為手段,科學規范選用低毒、高效、低殘留的對口農藥。
2.5 ? 機械收獲
水稻黃熟期及時收獲,采用高性能半喂入式收割機進行收割,秸稈可回收。收割時盡量做到收割干凈、不漏割。
參考文獻:
[ 1 ] 戴南火.長汀縣煙后作稻品種比較試驗[J].農民致富之友,2017(18):104.
[ 2 ] 廖玉琴,曾小梅.永定縣煙后作稻氮磷鉀肥料效試驗研究[J].耕作與栽培,2014(3):25-26.
[ 3 ] 鄒余冬,符家安,劉經虎,等.潛江市蝦稻共作田雜交中稻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6(23):44, 46.
(收稿日期: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