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艷
摘 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通過語文教學,讓學生感受閱讀、喜歡閱讀,并且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新課標的教育指導之下,閱讀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一環,對于學生知識水平、文化品格及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本文著重探討了在新課標理論之下,小學語文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技巧及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課改;
在我國自古以來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閱讀就是學生開展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認識字詞、積累詞匯、學習語言表達技巧,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深厚的文學知識、內涵和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從而具備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與自我提升的基礎。而這些,也正是語文新課標改革的核心目的與教育任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閱讀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的思維模式開展有效的閱讀課堂教學。
一、激情引趣,構建趣味閱讀課堂
一年級小學生剛剛開始接受比較系統化的、正式化的語文教學,此時的他們通過幼兒園的教學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學習意識,認識了簡單的漢字拼音。但是幼兒園的語文教學主要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學的開展更注重形式,尚且有待進行進一步的強化。為了延續學生幼兒園的教學成果,讓學生更加自然地接收小學語文教學,開展小學語文閱讀,就必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此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設及游戲教學法,順應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和認識水平,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比如在部編版一年級的語文閱讀中,大多以簡單且富有韻律的字詞為主,如《日月水火》《對韻歌》等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設備開展情景創設,比如使用動畫,演示一條河流慢慢變成“水”;或者通過可愛的卡通形式,讓學生了解“火”的含義。通過情境創設等多種教學手段,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一個和諧寬松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學習。
二、巧設懸疑,引導學生思維發展
良好的閱讀素養和閱讀習慣,不僅要讓孩子能讀,還要讓孩子會讀。所謂“會讀”,就是孩子能夠通過閱讀過程,了解文本的內涵,產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并且形成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其中,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最為重要,需要教師進行精心的課堂教學規劃,并且通過懸疑設置的方式,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到多是圍繞基本的字詞等開展,尚且沒有豐富的內涵意義,大多停留在文字本身的含義上。教師需要把握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和規律,設置一個合理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閱讀來進行探索和討論。比如學習《姓氏歌》,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知道自己的姓氏是什么嗎?是怎樣寫的?爸爸媽媽的姓氏你們又知道嗎?”“姓氏對于我們來說代表著什么?”“你還知道有哪些姓氏呢?”通過這一系列的詢問,學生展開對閱讀內容的思考和延伸,不僅認識到了姓氏的拼寫方法,還能夠將傳統文化理念融入閱讀中,增強學生的文化體驗,提升學生的文化價值觀[1]。
三、有容乃大,群文閱讀增加知識
閱讀并不是單一的過程,小學生正處于啟蒙階段,他們的認知不能夠通過幾篇閱讀就定性固化,教師需要為他們提供更為開闊的平臺,讓他們汲取到更為豐富的知識,對世界、對文化有著更為深刻的認知。在小學語文的新課程標準中也對新時代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需要分階段、分目標完成一定的課外閱讀任務。因為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不高,主要以繪本閱讀為主,其中又以童話寓言及神話詩詞最佳,不僅有趣,還朗朗上口、方便好記。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課后課外閱讀書籍推薦目錄進行篩選拓展,讓學生在閑暇課余時間,進行自主閱讀活動,培養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優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為學生日后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扎實的基礎。
四、知行合一,開展閱讀實踐活動
語文的閱讀并不僅僅是“讀”,還需要學生去想、去聽、去說、去做。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將閱讀和時間作為兩個完全分離的體系,并且更為重視一些書面的、理論的事物,而忽略了對學生實踐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整個閱讀教學課堂猶如一潭死水,學生也只會紙上談兵,不能學以致用。新課改之后,學生的實踐能力受到重視,小學一年級開始的語文閱讀教學,也應當結合新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開展多樣化的閱讀實踐活動,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比如學《猜字謎》,可以讓學生去收集一些有趣的燈謎、字謎和腦筋急轉彎等等,并且舉辦一場小小的“燈謎活動”,通過猜謎得燈的方式,來評選出“文魁”。
五、結論
無論如何,想要有效開展語文教學,并且通過教學活動達到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就必須要重視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師應當以學生的主體意識為核心,通過靈活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有趣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并且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與知識積累,以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傅勝金,楊西花.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策略探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