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尋
摘? 要:在小學階段,對于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一個班級的管理工作能否做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但現階段,由于一部分班主任老師的管理觀念滯后,管理方式不正確,仍存在著對學生強硬說教,體罰等管理現象,需要學校對此類事件引起重視,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說教;同時,作為班主任,自身也要提升相應的專業素質,以滿足教學管理需要,與學生建立友好關系,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素質和水平。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策略;學生
在現階段,對于學校當中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極為重要,需要教師、學校和學生的多方努力。班主任良好的班級管理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提升班級形象。在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將學生的學習作為重點,與之并肩的還有學生的生活和安全問題。隨著學生的數量不斷攀升,社會教育的多元化使得學生個性化很強,教師在管理的過程中很有挑戰性。面對新的發展環境,小學生管理已經不能夠模式化,所以,要更新管理系統和管理理念,這就是保證學生能夠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基礎工作。
一、轉變管理理念,加強師生溝通
在傳統觀念當中,小學班主任管理一直是班主任處于主導地位,學生歸屬于被管理者,一切聽從班主任的指揮。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對待外界事物比較敏感,班主任的一些強制性的管理舉措會嚴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上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影響。因此,需要班主任老師轉變傳統觀念,合理地處理師生關系。例如,每周班主任可以開設一堂“心理對話課”,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促進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
在現階段,班主任對于學生的管理只能是采取友好的溝通和試探性的交流的方式,不能采取強硬的、只有班主任“說了算”的方式。班主任老師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小學生的心理狀態,逐步探索,找到每個學生對應的教學方法,選擇從學生的角度,進行管理。因為相對于中學生來講,小學生的叛逆心并不是很重,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制定一些規則的方式進行管理。例如,在班級上可以通過制定班規的方式來約束學生,通過分組的方式對每個小組進行月季“遵守班規”比賽,對于每月或每季度表現良好的小組,可以通過班費購買獎品的方式進行鼓勵;對于表現差的小組,就要進行適當的鼓勵。
二、因材施教制定管理方法
相對于中學生來講,小學生在自控力、自律能力、獨立能力、生活能力等各方面都欠缺一些,因此需要老師從多方面考慮,對班級進行合理管理。為保證班級工作能夠得到合理有序的開展,需要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認真分析每一位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特殊情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矯正學習方法,告誡學生遵守相應的班級規定,有針對性地進行班級管理。
例如,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班主任可以通過競選班委的方法,不斷挖掘學生心中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讓學生認為,通過競選班委的方式能夠對自身的能力得到鍛煉和一定的認可。同時,在進行班級班委競選的過程中,也要根據小學生的個性推薦適合的班委職位,讓每一位學生在班里發揮自身最大的價值;也可通過班級分組的方式,進行分組管理。
三、加強專業培訓,提升自身專業素質
除了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之外,班主任自身也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在現階段,任何的職位都是與業務能力的高低相匹配的,所以,班主任要想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就必須要有更高的專業素質。
在現階段,德育為先的觀念已經普及甚廣,但仍有一部分班主任存在著德育素質較低,存在著對學生進行傳統打罵體罰的方式進行管理。因此,這一部分班主任在德育素養方面亟待提升。所以,學校可以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德育培訓,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素養;定期進行德育考核,以保證班主任在德育上能夠達到標準,并讓班主任能夠投入到德育工作上來。努力培養出一批具有高道德、高素養、能夠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認真工作、得到學生歡迎的優秀班主任教師。反觀老師自身,也要注意對自身專業修養的提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教學管理經驗,有機會的教師可以選擇進修,參加一些學習組織,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綜上所言,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上,需要班主任老師改變傳統強硬的管理理念,認真踐行德育的教學方法,從而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老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在學習和生活中,班主任老師要因材施教,認真對待每個學生的個性和不同,抓住每個學生的內心想法,并通過競選班委等方式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快速解決在管理班級過程當中遇到的難題。所以,需要班主任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適應當前學校對班主任的素質要求,同時學校也要加大對班主任老師的專業素質考核和專業素質培養力度,保證當前班主任教師隊伍的高素質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丹丹.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才智,2015(09):09.
[2]宋素琴,高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現狀與對策[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