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醫德醫風教育是醫學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培養出醫術精湛具有高尚品德的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能夠有效地處理與患者、同事等之間的關系,面對突發情況能夠擔負起自身的責任,逐漸地培養自身的職業素養。本文主要對新時期醫學院校醫德醫風教育的困境進行探討,并提出醫德醫風教育水平有效提高的路徑,希望對醫學院學生職業素養提高提供借鑒。
關鍵詞:德醫風教育;職業素養;困境;路徑
引言:
醫學院校的學生作為未來的醫務人員,不僅需要精湛的醫術,更重要地是具有高尚的醫德品質。而醫學院校作為培養醫務人才的主要基地,需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將醫德醫風的內容滲透到實際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認識到醫德醫風在自身職業生涯、處理醫患關系中的重要性,逐漸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后期步入職場打下基礎。
一、對新時期醫學院校醫德醫風教育的困境分析
(一)對醫德醫風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在當下醫患關系比較緊張的環境下,作為醫務人員不僅需要先進的醫學水平,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但在實際的醫學院校教育教學中,由于對醫德醫風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將主要精力用于專業技術課程教學[1]。比如對倫理學、心理學等促進醫德醫風形成的課程設置的課時比較少,而且這方面的教育缺乏一定的持續性,造成當下醫學院校學生醫德醫風整體水平比較低。
(二)醫學院校醫德教育形式、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醫學院校醫德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采取傳統的教師講述為主的教學方式,由于醫德方面的知識理論性比較強,這種教學方式顯得課堂教學比較枯燥無味,而且在講述相關理論知識的時候,缺乏引入生活中相關案例,無法激發學生對醫德方面學習的主動性。同時由于醫德教育內容比較單一,主要是以課本內容為主,無法滿足當下學生對醫德深度學習,一定程度阻礙了學生醫德方面品質的培養。
(三)缺乏醫德教育師資力量的支持
學生德育醫風教育需要專業的教師,而在實際的醫學院校醫德醫風教育中,缺乏師資力量的有力支持,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教師開展醫德教學活動,由于這類教師缺乏一定的醫學臨床經驗,在進行醫德教育的時候,不能將現實中的醫德醫風相關案例與課本理論知識相結合,只是單一的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敘述,無法突顯出醫德教育的現實價值[2]。同時當下醫德醫風考核的標準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只是將醫學倫理課考試成績作為醫德評價的標準,沒有將學生日常道德行為、認知等納入考核范圍,造成學生對醫德醫風認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新時期醫學院校醫德醫風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更新醫德教學觀念,對醫德教學內容、考核形式進行補充和完善
首先,醫學院校決策者需要更新自身的醫德醫風教育觀念,認識到醫德醫風在學生日后醫學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性,將醫學專業課程和醫德課程進行合理安排,并持續性開展醫德教學活動,為學生醫德醫風教育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逐漸地培養學生醫德意識。
其次,針對當下醫學院校醫德教育內容單一現象,可以嘗試將更多的內容融入到醫德教育中,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對醫德方面的深入學習,為學生醫德學習知識面的拓展提供有利的條件,能夠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醫德教學活動中;另一方面是對傳統醫德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讓醫德教育內容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可以更好地體現醫德教育的實用性。
最后,針對當下醫德考核內容、形式比較單一的現狀,可以將學生日常道德行為、道德認識等納入考核內容,并采取學生自我評價或者相互評價的方式進行考核評價,促進醫學院校醫德考核評價機制的完善。
(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醫德教育環境
首先,醫德教育作為一種思想道德品質教育,目的是提高學生醫德品質,為后期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打下基礎[3]。醫德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以借助校園文化氣氛的渲染,讓學生在良好的醫德氛圍中完善自身的醫德修養。比如醫學院校可以開展以醫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比如開展醫德名人名言征集比賽或者醫德醫風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對醫德有一定的感知和深入理解,能夠將體會到的醫德精神應用于具體的實踐,促進自身醫德品質的形成。
其次,為了擴大醫德宣傳的力度和范圍,讓更多的學生感受醫德內涵,可以利用醫學院校官網、校園報刊等平臺,對醫德教育方面的內容進行宣傳,為學生提供醫德教育的良好環境,讓學生的潛移默化的環境中提高自身的醫德水平。
最后,醫德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發揮自身引導和帶頭的作用,比如教師可以根據醫德教育內容與學生進行交流,分享個人體會和感悟,培養學生將所學的醫德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將所學的醫德知識在不斷輸出的過程中,加上印象和理解。
(三)豐富醫德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醫德實踐的機會
首先,為了激發學生對醫德學習的熱情,可以將實現中的關于醫德方面的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醫德與生活聯系比較密切,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自覺地投入到醫德學習中,并不斷地進行自我醫德教育。
其次,針對傳統的醫德教學方式比較落后的現狀,可以根據醫德教學內容和學生興趣對醫德教學方式進行設置,比如在醫德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圖片、視頻等形式,便于學生對醫德內容的理解和感悟[4]。
最后,可以為醫學院校學生提供實習或者見習的機會,將所學的醫德理論知識應用于具體的生活中,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醫德的重要性,從而促進自身醫德素養的提高。
三、結束語
醫德醫風教育是醫學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與當下新課標改革所提倡的德育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共性,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主要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以適應當下職場對醫學專業人才的要求。在開展醫德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醫德學習規律和醫德課程特點為參考,對其醫德教育內容、形式進行調整和優化。同時可以為學生提供醫德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自我參與的過程中,加深對醫德內涵的領悟。
參考文獻:
[1]姜茂敏,范玉鑫,楊晶瑩.醫學校醫德醫風教育建設研究[J]百家論壇,2019,2(06):254.
[2]李奎剛.新環境下醫學院校加強醫德教育的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 2017,1(01):1-2.
[3]趙欣.關于加強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重要性的研究[J].管理創新, 2018,1(01):63.
[4]康齊力,楊帆.加強醫學院校醫德醫風教育的研究與思考[J].才智.創新教育, 2016,27(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