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玲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學生主體性在教學中越來越被重視,教學也更傾向于自由、開放,因此,出現了合作學習活動。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在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體成績,獲取小組獎勵[1]。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法的應用現狀,并探討了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對策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2]。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發揮著極大地作用,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法應用現狀
(一)教師參與過多
在部分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參與過多[3]。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但是,這種引導與規范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度,超過了這個度,教師干預過多,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合作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的反感,還會降低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和主動創造性,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無法體現出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合作學習紀律較差
合作學習活動以學生的主動參與為主要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基于學生最大程度的學習自由。合作學習幫助學生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體會,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是傳統教學模式所欠缺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學生在合作學習活動中插科打諢,濫竽充數,閑聊打鬧代替討論交流,純粹是借著合作學習的名號在打發課堂時間,完全與合作學習的初衷背道而馳。
二、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對策
(一)科學把握語文課堂教學進程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承擔起引導者的責任,科學把握教學進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真正收獲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合作學習就能夠脫離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如果任由學生自由發揮,容易打亂正常的教學計劃,拖慢教學進程,合作學習的效果也無法顯現出來。因此,教師要科學把握好課堂教學進程,關注好學生合作學習的狀況,對于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散漫、拖沓的現象加以制止,對于同學無法解決的問題加以指導和幫助,從而使合作學習的效果達到最佳。
(二)明確合作學習任務
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合理的任務分配,使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任務[4]。學生在語文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教師要合理分配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一方面,各個小組之間要合理分配優差生,這樣有助于優生幫助差生,差生向優生學習。另一方面,選擇一名管理能力較強、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作為小組代表,帶領小組成員進行合作探究,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分配好合作小組以后,教師就可以分配合作學習的任務,幫助各個小組明確合作探究的方向和目標。合作學習任務完成后,學生進行互評,探討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最后,教師也要對學生合作學習的結果進行點評,提供關于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建議。
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教師劃分好合作學習小組,然后將任務布置好:找出課文中寫小女孩看到幻想的段落?概括下,小女孩看到了那些幻想?各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以后,就可以按照任務進行合作探究,小組成員積極尋找課文中小女孩看到幻想的段落,然后進行歸納分析,在小組內交流。組內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學習較差的學生,碰到難以解決的可以向老師請教。
(三)科學設計探究問題
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科學設計探究問題,合理篩選合作學習的內容[5]。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根據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合理篩選合作學習的內容,科學設計合作學習的探究問題,保證語文課堂中合作學習的有效展開。合作學習的探究問題和內容要適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要有針對性,難易也要 適中,過于簡單的或者過于困難的都不符合要求,不利于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比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合作探究的問題。學生要清楚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如果直接將這一樣一個問題拋給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可能無法從整篇課文中概括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將這一個大問題分成三個小問題:“小蝌蚪是什么樣的?”、“小蝌蚪怎樣長成青蛙的?”、“青蛙長什么樣的?”。將這三個小問題布置給學生,讓他們進行合作探究,更容易實現,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時間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真正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并不多,學生還沒有完成教師分配的合作學習任務,就被教師叫停。有的教師只是將合作學習寫在教學計劃中,但在實際的課堂中,并沒有做到。因此,教師必須要合理安排好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合作學習。同時,教師要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時間,引導學生講究效率,不拖沓,不浪費時間。
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要注意合理分配合作小組成員,選擇一名合格的小組成員代表,科學把握語文課堂教學進程,明確好合作學習任務,科學設計探究問題,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時間,不拖沓、不偏離,才能發揮出合作學習的最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康繼紅.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研究[J].學周刊,2019(22):55.
[2]陳治洲.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41+143.
[3]侯麗麗.小學語文課堂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N].發展導報,2019-01-08(018).
[4]王麗宏.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N].發展導報,2018-10-19(017).
[5]馬娟娟.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法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