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雖然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有所提高,但受到傳統教學深層次的影響,給高中化學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挑戰。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師突破應試教育的局限,轉變教育思想,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
前言:傳統教學方法嚴重打擊著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而新課改的開展,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那么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化學課堂教學,是所有高中化學老師應該重視與思考的問題。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落后
就我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來看,大多數化學老師依舊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這種傳統教學方法比較生硬,教學思想比較落后,無法充分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不起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新課改的要求不符,因此急需改變老師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此外,新課改在我國發展的還不成熟,要想實現新課改的要求,還需要化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創新與總結。
(二)老師教學觀念落后
由于傳統教育的影響,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學主體,整個課堂教學中缺乏互動與討論,教學方法機械化,嚴重阻礙了新課改的實施。新課改要求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熱情,老師負責指導與引導學生學習與探索知識,發揮出學生主觀學習的能力。而在現今化學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會根據學到的知識,提出一些奇思妙想的問題,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老師認定為與課堂教學無關的問題,沒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解答。此外,老師在課堂中讓學生討論,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討論,抑制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不利于培養學生思考與創新能力,與我國素質教育不符。
(三)過于重視理論知識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只想著如何讓學生考高分,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當中,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專業能力。應試教育的最大缺陷是如何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毫不客氣的說老師的教學內容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而新課改要求老師不僅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升高中化學教學的策略
(一)改變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
高中化學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待傳統教學模式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此基礎之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革教學理念。新課改的引入,使得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不再死板,教學目標多元化,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方式多樣化,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要只看中學生的考試成績。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多與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自身是學習的主體者,更好的融入到學習中。
例如,高中化學老師在講解在《氧化還原反應》一節的學習中,傳統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只局限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和部分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而在新課改中,要求學生將此節作為重點章節來學習,學生要熟練掌握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同時將在有機化學的講解中,也要將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融入其中。
(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且是學生的朋友,他們也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尤其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它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態度,表揚和肯定學生的進步點,當學生發現新問題時給予表揚,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及時引導和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指出和糾正學生的問題,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還能夠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重視實驗教學
高中化學與其他學科相比,除了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外,最大的區別在于它的較強的實用性。高中化學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大量的演示實驗和操作實驗來幫助學生簡化抽象知識。化學本身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可以改善這一問題,通過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化學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不僅要詳細講解實驗的目的、內容、步驟和注意事項,還要將大量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驗中,而且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學生只有自己動手操作,才能明確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對知識應用的水平與能力,可見實驗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學習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教師在試驗準備階段,要先將實驗中要注意的事項先介紹給學生,如在實驗前應先通入一會氫氣,實驗結束后也不能立刻停止對氫氣的供應,隨后學生就可以開始實驗,最后自己通過總結,熟練掌握此反應的知識點。
(四)老師要進行課后反思,完善教學流程
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就要做反思自己的教學流程環節。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老師的課后反思能夠能夠有效推動教學方式的改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老師講解完每堂課的時候,要注意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回顧與反思,尤其是教學細節方面,通過反思可以分析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促進新課改的實施與進步。
結束語: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與進步,新課改的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實施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老師也要跟上時代的變化,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與此同時,也希望老師們能夠突破現有的困難,促進新課改的實施。
參考文獻:
[1]陳偉,卞立興.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7(32):63-64.
[2]吳大挺.淺談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36):32.
[3]雷麗.構建高中化學高校課堂的有效策略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6(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