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汝娟
【摘要】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名著導讀”“梳理研究”等知識內容,已經成為很多省市中考的新元素,而江蘇省更是將其設置為必考內容。早在2011年,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及江蘇省在中考中都相繼考查了文學名著版塊、文化經典版塊的閱讀內容。從2011年發展至今,中考對文學名著、文化經典版塊中閱讀知識的考查愈發頻繁,由此可見其重要程度。
【關鍵詞】名著導讀;梳理研究;初中語文;命題趨勢
在初中語文部編版教材中,命題側重于對作家、作品、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表達意境等知識點的考查,本文就以《水滸傳》為例,談一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的命題趨勢。
一、命題趨勢一:文學常識部分多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
從考題的形式來看,一些基礎的文學常識多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在考卷上。例如,對作者信息和作品信息的考查,都是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的,如下所示:
例1:《水滸傳》的作者是?,?(朝代)人。作為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小說,《水滸傳》生動地刻畫了梁山好漢從?到?、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面過程,特別是通過眾多好漢不同的人生經歷反抗的過程,鮮明地表現了?的主題。
例2:梁上好漢多有自己的辛酸史,他們被逼無奈才鋌而走險、犯上作亂,這恰好印證了?的真理。在梁山,好漢們不分尊貴和卑賤,多以“兄弟”“哥哥”“弟弟”相稱,這表達了好漢們對?的理想社會向往。在對作者信息和作品信息考查的部分,“作者施耐庵”“元末清初人”“長篇章回體小說”“從起義到興盛再到失敗”“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等答案都是固定的,而“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好漢們對平等與人人互愛的理想”等需要學生“讀而有感”。這類題目考查的是學生的“識記能力”,學生只要記住這些要點,在考試中無論考題怎么顛倒順序,都不會答錯。
二、命題趨勢二:名著人物部分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以《水滸傳》為例,故事的發展及相關人物的介紹亦是考點之一。例如,人物的綽號、性格、故事情節。如宋江,綽號“及時雨”,性格忠義,故事情節包括“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私放晁蓋”等;林沖,綽號“豹子頭”,性格正直,故事情節包括“誤入白虎堂”“風雪山神廟”“雪夜上梁山”等,這些知識在考試中會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如下所示:
例3:美國作家賽珍珠把《水滸傳》翻譯成英文時,為小說取名《四海之內皆兄弟》,下面三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中,哪一個最能體現賽珍珠的翻譯意圖?()
A.武松醉打蔣門神B.李逵打死殷天賜C.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針對這些知識,命題人還會以選擇題的形式,將多部著作的人物、作品信息、作品人物及事件等知識糅合成一道題,以此來考查學生的名著閱讀基礎是否扎實。如下所示:
例4:下列關于文學名著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在經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經歷磨難,如《西游記》里的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八十一難,終成正果,獲取真經;格列佛流落荒島二十八年,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
B.許多經典名著的結構別具特色,如《水滸傳》采取了先后分合的鏈式結構,情節跌宕,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
C《.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基礎創作的自傳體小說;《駱駝祥子》是老舍創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現實主義小說。
D.我們所熟知的《龜兔賽跑》《農夫與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
從這些命題的角度來看,這一類題目圍繞名著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來命題。這就需要學生對名著劇情、主要情節、重要人物的細節內容保持關注,
做此類題目必須細細排查。尤其是例4,這一類的選擇題擴大了知識點范圍,給學生設置了一系列的陷阱,如張冠李戴、錯誤歸類、誤判線索、混淆情節等。所以,教師必須了解這些設題陷阱,把握該類題型的規律,并針對此類題目指導學生做針對性的訓練。
三、命題趨勢三:考卷中閱讀問答題部分最為致命
考卷中的閱讀問答題,向來占分比例不小。它會節選某個名著的某些片段,要求學生回答一些問題。例5:《水滸傳》中“黑旋風斗浪里白條”選段。李
逵也不說話,搶過竹篙,卻望那人便打。那人搶入去,早奪了竹篙,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頭發,那人便奔馳他下三面……李逵落了水,當時慌了手腳……當時宋江、戴宗看見李逵被那人在水里揪住,浸得眼白,又提起來,又納下去,何止淹了數十遭……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述“黑旋風”和“浪里白條”的兩場打斗,并簡要分析兩場打斗的特點。
(2)在陸地上,“浪里白條”斗不過李逵,但到了水里面,李逵卻絲毫占不到便宜?!袄死锇讞l”的特長是水性好,在梁山里還有很多好漢身懷絕技,請舉例說明。(最少三例)
(3)本回是李逵和張順的首次出場,你對兩位英雄有什么第一印象?請根據你的了解,談一談“浪里白條”張順。針對這一類題目,需要學生閱讀之后根據問題回答,首先要多次審題,搞明白、搞透徹題目在問什么,考慮清楚該怎么回答。如果是對作品主題內容的分析,學生就要認真思考,從而反映社會實況、時代本質及思想情懷等。
四、結語
本文以《水滸傳》為例,從填空題到選擇題、再到閱讀題均有命題展示。作為教師,我們要有類比思維,要通過《水滸傳》三類命題延伸到其他名著導讀的命題趨勢,如例5,現階段考試命題多以此種方式設置選擇題,把多部名著相融合考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因此,名著導讀的命題,應該根據本文的三類命題形式舉一反三,快速輻射到其他名著導讀的命題中,幫助學生學習名著、了解名著。
參考文獻:
[1]王芳.部編本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伊寧:伊犁師范大學,2019.
(責任編輯?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