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霞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教學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意義非??捎^,依據教學實踐相關內容,就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改進教學方法,只有教學方法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成效。作為生物教師,應該積極參與相關的教學研究活動,經常學習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及教學理論,用課改的新理念取代以往的舊思想,把學到的理論及方法運用于教學實踐當中,一定受益匪淺,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入。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實踐;教學方法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學實踐的目的是為了較好地為學生服務,使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獲得較多的知識。教學實踐應密切結合時代背景,將生物教學過程轉化為學生能力培養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承過程。生物教學實踐過程中要總結好的教學方法,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生物教學效率,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老師起的是引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突出出來。教學實踐是一項雙邊教學活動,學生的主體作用決定著教學效益,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否有效發揮出來,至于怎樣發揮這些取決于老師的主導作用。在生物教學中,老師應該嘗試著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活動,使新課教學方式適合學生的個人實際。在學習過程中,老師要適時地進行巧妙的指導與啟發,讓學生掌握注意事項,使教學實踐順利地進行。
一、初中生物教學實踐狀況
(一).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強,有很多學生對于生物學不是很感興趣,這也導致了教學實踐成果不明顯。他們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水平都比較低,許多方法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都不能很好地把實際價值體現出來。
(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目前普遍存在的狀況就是教學理念的滯后和有關理論的缺失。這就使老師沒有能力進行有效教學實踐。我國初中教師目前資源的短缺,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事情較多,沒有精力把教學實踐內容進行得更加有質量。
(三)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老師改革以往的教學方式,目前我國初中教育中許多教育硬件設施不完備。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這就使老師沒有合適的教學設施作為教學工具來輔助教學。
(四).以往的教學看重的是學習結果,學習過程采取保守的態度。這種滯后的教學理念使教學實踐在操作過程中在思想層面很難進行統一。新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習過程更加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不是強調學習結果。這種與以往教學方式相差甚遠的思想在初中教育中很難有效統一。
(五)學生能力評價過程中,限制學生自由發展的最大因素仍然是分數,這使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把學習內容過度地與考試密切結合,這使得老師在生物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很難進行改革。
二、初中生物教學實踐舉措
(一).學習的本質要明確。教學實踐的過程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要目標的,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忽略學習的本質而過度關注形式的改變。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的本質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新知識,并掌握學習的方法。這種教學理念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深入強化,這樣才能在實際的生物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學習能力的培養。在生物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學實踐首先要在思想上改革,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是過度強化學習結果。
例如,初中生物七年級課本,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學習中,應該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生物進行實際調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各種文獻資料進行知識的歸納及整理,學生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有了明顯提升,同時也能夠把課本中的生物知識更加牢固地記憶。
(三).生物思想的啟發。初中生物的教學目標就是啟發學生的生物思想,在初中生物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老師應該主動啟發他們的生物學思想。這對于生物教學有促進作用,更有利于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初中生物“生物和細胞”的學習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對細胞的結構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細胞內部的各種結構和功能之間相互聯系,共同來維持細胞的生存。這種教學思想用發散思維可以理解為在整個生物圈中各種環境因素的功能,共同維持著生物圈的生態平衡。
結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學實踐的開展是對老師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驗。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使師生共同進步才是教學實踐的初衷。在生物教學改革過程中,課堂教學模式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突破和變化,最關鍵的是要符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方式不能采取一刀切。每個學校班級結構模式不同,類似實驗班、平行班及尖刀班等。老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面向一切學生,爭取使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這就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只有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學效果才能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方許武.培養初中生物質與能量觀的教學實踐策略[J].中學生物學,2018,34(08):74-75.
[2]韋杏堂.合作學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實踐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7):149-150.
[3]戴秀芹.基于翻轉課堂的初中生物教學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8(2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