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燕 孫宏斌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這給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等都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黨建工作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因此,高校則要順應社會發展新形勢,借助新媒體平臺開拓黨建工作的新陣地,積極探索新媒體時代下黨建品牌的創建途徑。
關鍵詞:新媒體;黨建品牌;創建對策
(一)缺乏科學的黨建工作理念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化趨勢明顯加快,高校基層黨組織創新思維不夠,依舊局限在常態化的黨建工作模式中。在高校黨建網絡平臺的管理中,由于資金、人力、技術等投入不足,導致高校黨建網絡平臺形同虛設,不能有效輔助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
(二)黨建教育活動的深度不夠
在高校的黨建工作中,一般是通過專題座談、黨員大會等活動形式,開展黨員教育工作。這些活動形式主要有小組討論、黨支部會議等,過于偏重理論化的學習,對黨建教育活動的探究深度不夠,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層次性,很難達到黨建教育的效果。
(三)黨員管理體制不夠規范
現階段,很多高校在發展中依然沒有建立起規范化的黨員管理體制,對黨員缺乏有效的評估。在日常的黨建工作中,對于黨員的管理主要側重于長期工作或者生活在基層黨組織內黨員的管理,流動黨員由于其分散性、不穩定性,長期脫離于黨組織的管理,不能及時對黨的新政策和新制度進行學習,最終導致黨員的凝聚力不強。
(一)形成適應新媒體環境的黨建工作理念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高校黨建工作的環境也在發生著變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作為互聯網下的產物,主要用途是便于用戶的溝通和交流。但是傳統媒體之下的黨建工作則是更重視灌輸性教育,通過建立校園黨建網站平臺,作為黨建信息的發布平臺,對于網站其他功能的開發過少,偏離了學生使用網絡的習慣,網站的影響力逐漸削弱。在新媒體環境下的黨建工作,則是重視學生的參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深入觀察學生的網絡活動范圍,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整合黨建教育資源,保持黨建工作與時俱進。因此,高校需要形成適應新媒體環境的黨建工作理念,重視黨建網站功能的開發,關注學生的參與,逐漸實現黨建工作的信息化。
(二)深度分析高校學生的網絡生活領域
在新媒體時代,學生通過手機終端上的QQ、微博、微信等軟件進行溝通和交流,來獲取更多的信息,這對學生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思想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高校若想有效開展黨建工作,則需要深度分析高校學生的網絡生活領域,全面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創建為學生答疑解惑的黨建品牌。
(三)借助新媒體優化高校的黨建網絡平臺
在互聯網時代,高校原有的黨建網絡平臺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黨建工作的發展方向。新時代的黨建工作則更傾向于黨員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因此高校需要通過新媒體技術創新黨建網絡平臺,優化網站的相關功能和模塊,允許學生黨員參與學校的黨建網站管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增強其辨別信息的能力,為學生傳遞正能量,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增強黨員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實現黨員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四)應用新媒體技術創新黨建服務的渠道
在高校黨建網站平臺的建設中,對于學生服務模塊的建設,則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提升服務平臺的靈活性、便利性,增添新的應用功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黨建工作服務。例如,學生可以通過網站學習黨建教育內容、瀏覽信息、發表見解。與此同時,高校也可以通過QQ、微信等軟件建立校園黨建公眾號,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服務,以便于在第一時間幫助學生解決疑惑,增強學生的黨性,增強高校黨建品牌的連鎖效果。
簡而言之,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黨建工作不僅面臨著新媒體的沖擊,還面臨著發展機遇,高校若想順利進行黨建工作,則需要牢牢把握住機會。因此,高校要增強對新媒體平臺的認識,深入地了解當代學生的思想動態,將新媒體應用到黨建網絡平臺的建設中,不斷創新黨建工作途徑,創建校園黨建品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黨建資源獲取途徑和服務平臺,推動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課題名稱:本文系西京學院黨建課題基于新媒體平臺的黨建品牌創建研究(項目編號XJDJ201920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