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茲安
摘要:隨著當今網絡信息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新聞攝像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時代,新聞載體也越來越多樣化,新聞媒體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機遇與挑戰。在新媒體背景下,人們對信息需求的數量和質量都逐漸提升,廣播電視臺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不斷進行改革和發展。本文就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像的發展趨勢展開探究,探索新媒體背景下新聞攝像的發展對策,以期促進新聞攝像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攝像;發展對策
(一)新聞攝像報道的信源更加多元
數字技術迅速發展并廣泛應用,使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接受的速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網絡媒體已經成為人們了解時事、閱讀新聞、關注新聞的主要途徑,這就使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到新聞攝像中去,給電視新聞專業攝像帶來了重大壓力。
(二)新聞攝像報道的內容更加深入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像逐漸轉向深度報道。就新聞攝像的本質來講,新聞性是其最基礎、最本質的屬性,如果一段攝像不具備新聞這一最基本的要素,則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能稱之為一段合格的新聞攝像。雖然普通民眾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會下意識地拍攝一些視頻并上傳到網絡上,雖然拍攝效果、角度和清晰度上存在一定問題,新聞性也不夠突出,但是在現場觀感和時效性方面卻往往要比新聞記者要快。所以,各電視臺新聞攝像人員不應當僅關注于突發事件的現場記錄,更應當注重新聞攝像報道的深度。只有對報道題材進行深入挖掘與拍攝,才能夠引發觀眾的持續關注與思考,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公信力。
(一)強化新聞意識,講究攝像“看點”
及時性是新聞報道的基本要素。當有突發事件發生時,新聞攝像人員要在第一時間趕到事件發生現場。現場拍攝的視頻是新聞報道極有價值的部分,也是判斷新聞報道是否具備真實性的重要依據。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下,人人都可能是記者。事發當場的人們隨手一拍,并配合相關文字發布到網絡上,勢必會對專業新聞攝像人員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資料產生極大的影響。這時,攝像人員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從千篇一律的視頻中找到該事件的“看點”,找到事件報道的切入點與角度,充分發揮專業新聞攝像所具有的新聞報道優勢。
(二)提升專業技能,提高新聞攝像報道質量
新聞攝像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新聞后期制作和傳播的質量。因此,作為一名專業的新聞攝像人員,應當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首先,攝像人員必須要具備搶拍與抓拍的技能。一般情況下,新聞攝像人員要與新聞記者一起深入到新聞一線,通過鏡頭向觀眾傳播現場情況。因此,攝像人員要具有敏銳的新聞嗅覺,及時拍攝現場最具有表現力的畫面,提升新聞信息傳播的效果。其次,新聞攝像人員還要具備對新聞細節的捕捉能力。比如超強臺風“威馬遜”登錄海南省文昌市這一新聞事件,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普通民眾所傳播的新聞往往都是一些躲在某一個角落拍攝到的片面現象,且鏡頭的晃動感極強,畫質不清楚。而專業的新聞攝像一般都需要跟隨新聞記者沖到臺風的最前線,為民眾帶來最新的臺風過境情況,比如很多大樹連根拔起,建筑物遭到破壞,居民被淹,消防人員救助的全過程等,突出反映臺風所帶來的災難。這樣,不僅可以給電視的新聞受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還能夠引發他們對當地民眾的關心。
(三)提高編導意識,增強電視新聞整體傳播效果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像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編導意識。首先新聞攝像要提前對所拍攝的新聞題材進行分析與規劃,需要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等著編導的指令進行機械性的拍攝。只有這樣,才能夠及時捕捉到更加適合的新聞題材畫面,使之更加滿足新聞報道的要求。其次,新聞攝像人員還必須要站在編導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使拍攝的角度和畫面更加符合新聞報道的要求,降低后期剪輯的成本,提升畫面質量,增強電視新聞的整體傳播效果。
總之,要想成為優秀的電視新聞攝像人員,就要積極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的趨勢。同時還要提升自身的編導意識,通過畫面與鏡頭語言提升新聞拍攝質量,滿足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對新聞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