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生教學方式不斷改革的當下,趣味教學也成為高中生物教師改革教學的一個方向。充滿趣味的教學能夠讓高中生對生物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且能夠使高中生和生物課堂的聯系更為緊密。本文主要對趣味課堂的特點做出分析,并對探討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創建生物課堂。
關鍵詞:高中生物;趣味性;創建
引言:趣味性是很多高中生對一門課程產生興趣的原因之一,也是很多人參與一個活動的主要原因之一。缺乏趣味的教學不僅高中生學起來沒什么動力,教師自己在教學的時候也會感到無趣和迷茫。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很有必要使課堂充滿趣味,在讓高中生對生物學習加深興趣的同時,自己也對教學產生更大的熱情。
1.趣味課堂的特點
1.1高中生開心參與其中
一堂課是否充滿趣味性,可以直接從高中生的態度和參與程度看出來。若在教學中高中生很熱情且主動地參與教學環節,這個教學環節則是能夠讓高中生感興趣的環節,也是能讓高中生感到有趣的教學環節。而高中生在參與中的情緒與內心情感,更是衡量課堂是否有趣的方式之一。當高中生覺得課堂十分有趣的時候,他們參與時的心情肯定是好的,這種好會直接表現在高中生的面部表情和行為上。比如高中生會很開心,會笑著和教師交談,不等教師安排高中生就會自己進行探究和創新等。在此過程中,整個課堂分氛圍看起來都很愉悅,充滿歡笑。
1.2高效的課堂
趣味性并不意味著教學沒有效果,相反,充滿趣味的課堂恰恰是高中生最有收獲的課堂。這是因為高中生在自我感覺有趣的教學中,很多教學環節肯定都是有序且順利向前推進的。生物教師甚至不用多做引導,或費盡心思的讓高中生跟著自己的節奏走,很多時候高中生已經走在了教師的前面。因此高中生在充滿趣味性的課堂上,一定是可以快速有效的學會更多知識,更多更多與生物相關的技能。
1.3能讓高中生意猶未盡
當一節生物課堂是充滿趣味的時候,學生在教學結束的時候,一定是感覺到意猶未盡且流連忘返。不用教師引導,學生會在課下自發的對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討論,并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還有可以繼續完善的地方,甚至會自發的在課下再次進行探究。這是因為趣味課堂在高中生內心留下了印象,使他們感覺到學習生物、實踐生物原來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所以高中生會希望將這種趣味延伸到課下,會希望教師多次展開這樣的趣味教學。
2.高中生物趣味課堂的創建
2.1實現教學的真實參與
趣味教學的重點在于趣味性,而且是高中生所喜歡的趣味性。很顯然,當前的高中生并不是很喜歡呆呆坐在座位上,聽著教師按照課本將生物知識娓娓道來。他們喜歡的課堂,是更為自由、多元化,且能參與其中的學習。比如在學習《生物凈化的原理及其應用》這一課的時候,高中生除了想知道和本節課有關的知識點外,肯定還想知道這一過程在現實中是如何實現的。因此在進行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需要設計一些能夠讓高中生感受到這一知識有趣的實驗,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各種污染的場景,讓高中生親眼觀察地球上的污染是怎么造成的。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水污染的實驗,一邊的學生擁有一個良好具備良好生態平衡的菜園,菜園中的蔬菜都是直接用井水澆灌;突然,澆菜的水變成了黑色,菜也因此枯萎。水為什么會變成黑色?這就需要菜園子的“主人”去查證,在查證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原來是另外一撥人在附近建了一座工廠,將廢水排進了附近的河流中,于是澆菜院子的水杯污染了。在這個教學環節中,高中生是真實作為“人類”參與其中,感受到了自己家園被污染,也了解了水污染的原因和過程、危害。他們用另外一種方式和“水污染”見了面,更為直觀且真實的了解了水污染。相對于直接用實驗工具實驗,這樣的環節是有趣且帶有情感的,最終高中生不僅能獲得知識,更能有所感觸。
2.2讓高中生定義趣味課堂
很多時候高中生和教師內心所想的趣味課堂是不同的,比如很多教師會覺得只要加入一些游戲、多媒體手段等,自己創建的就是充滿趣味的課堂。實際上,教師創建的只是自認為充滿趣味的生物課堂,但不一定是高中生想要的充滿趣味的課堂。高中生物教師不妨將生物課堂教學設計的權力交給高中生,去看看高中生內心喜歡的趣味課堂是什么樣子。依舊以《生物凈化的原理及其應用》為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設計一下教學環節。比如高中生會自發的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生物凈化的方向或污染現象進行探究。之后每個小組將自己設計好的實驗環節呈現出來,并且以直播的形式在網上進行直播。一方面讓班級內其他學生評價參與的過程和結果,一方面讓看直播的其他學生或網友評價實驗過程。這樣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就多了很多,而且高中生也從接受的一方,變為其他學生崇拜的“老師”,這會讓他們覺得學生學習生物更有趣。
2.3在課下創建“第二課堂”
所謂的第二課堂,就是上課上的趣味延續到課下。雖然在課堂上高中生對水污染的原因和過程進行了了解,但課堂中的實驗是否是真的,這一點很多學生都會好奇。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計課下第二課堂,或讓高中生自己去創建第二課堂。比如,教師可以讓高中生先去發現自己生活的小區周圍有沒有環境污染現象,記錄后,讓高中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想調查的項目。比如某些學生選擇了自己小區旁邊的租房區。這個區域的住戶都是小吃賣家,每天他們都會在街道中制作很多小吃,洗肉的水,嗖掉的食物等扔的哪里都是。導致這條街臭氣熏天,而且很多垃圾影響的綠植不再生長。在選擇完項目后,學生就可以展開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如何通過生物凈化來改善此區域的環境。這樣高中生就不僅僅是了解了課本上的實驗,更以一種有趣的方式證明了課本上生物知識的真實性與可行性。
3.結語
高中物教學的核心是讓高中生學會生物知識掌握生物技能,因此構建趣味課堂是構建讓高中生角色有趣味的課堂。在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時刻知道高中生認為充滿有趣味的課堂是什么樣子的,需要讓高中生直接將其認為有趣的教學方式“告訴”自己,需要滿足學生對趣味學習的需求。這樣創建出來的生物趣味課堂,才是高中生內心真正想要的趣味課堂。
參考文獻
[1]王強.提高高中生物學科探究性學習實效的思考[J].中學時代,2013年24期
[2]耿璐璐.打造個性化課程呈現多樣化課堂——例談高中生物教材重構的幾點原則[J].中高中生物學,2013年10期
[3]劉菲.對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知識點的整合[J].新課程(中旬),2013年12期
[4]鄧超.趣味化教學與生活化教學在生物教學中應用效果的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年09期
作者簡介:張曉霞, 1983年07月 ,漢族 ,甘肅臨夏, 本科, 一級教師 ,主要從事高中生物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