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皖
摘要:橋梁下部結構是橋梁工程項目中的重要支撐結構,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對橋梁工程項目結構穩定性、施工安全性、使用可靠性等存在直接影響。基于此,本文以提升橋梁下部結構施工質量為目標,就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明確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要點,助力橋梁工程建設的優化發展。
關鍵詞:橋梁工程;下部結構;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1對橋梁結構的基本認識
對橋梁結構進行劃分,可將其劃分為上部結構、下部結構與橋梁防護建筑三部分。橋梁上部結構,又可稱之為橋跨結構,主要由支座、橋面、主梁等構件組成。橋梁下部結構則是支撐橋梁上部結構的構筑物,指橋梁支座以下的部分,能夠將橋身及其承載的力安全、有效的傳遞到地基基礎,實現上下部結構的共同受力,以保證橋梁使用的穩定、安全與可靠。橋梁防護建筑是維護橋梁穩定與安全,提升橋梁水流沖擊抵抗力的建筑物,包括橋頭護坡、淺基防護、護岸等。
2施工準備工作
施工需要依托方案的擬定。所以應該先制定出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施工方案,相關方案的確定和施行應當以施工圖紙和該區域地質勘報結果為依據,同時也要嚴格遵循相關施工建設管理規范。為了使施工工藝可靠有效且簡單易操作,應當盡可能的選取較為先進的施工工藝,同時也應在施工前做好施工現場的整頓管理工作,加大質量控制和過程管理力度,同時工期和施工成本的管理工作。只有不斷加強對施工的過程管理,才能夠明顯提升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此外,還需要對橋梁的施工進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現場水電工藝、施工道路修筑等各個環節予以合理把控。其中,在進行測量放樣的過程中,需要與相關標準予以緊密結合,從而實現對施工現場導線控制點、水準點的多次測量,以便取得最優值,從而實現對橋梁施工過重對中線樁水準點的合理布設。與此同時,平整現場路面是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的重中之重,對現場垃圾雜物予以清理,合理調整那些與設計要求不符的地基并整平壓實,從而為確保鉆機的平穩運轉打下堅實基礎。
3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要點
3.1承臺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要點
承臺是橋梁的承重部分,承擔著橋梁的整體荷載,因此承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在它是建于樁基頂部的鋼筋混凝土平臺上,用于連接各個樁基的重要結構。依據底面位置,承臺可以分為高樁和低樁承臺兩種形式。在對承臺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測量放樣是前提,通過對相關測量工具的使用對承臺的高程予以精準測量放樣,并將數據上報,經過審核通過之后方可執行操作。然后開始著手準備混凝土澆筑工作,依據測量放樣得出的數據對開挖基坑的規模予以確定,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以免出現基坑損壞的情況,同時在基坑內澆筑墊層等一系列封底工作,待墊層和底部施工完成后再實施鋼筋安裝工序。
3.2墩臺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要點
橋臺與橋墩總稱為墩臺,主要對橋梁的整體結構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具體來說,墩臺施工質量控制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承臺與墩身連接部位處理、二是對混凝土施工進行測量定位、三是對沉降進行觀測、四是設置鋼筋保護層墊塊。在測量定位過程中,特別是在拼裝出墩身模板之前,還需要有效提升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在立模完成之后,需要對墩身模板予以再次測量并進行全面復核,確保數據精準無誤。此外,在對墩身與承臺的連接部位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是,墩身與承臺二者之間需要具備較高的牢固性。在選擇保護層鋼筋墊塊的過程中,應對其強度、密實性、耐久性等各個方面予以綜合考慮,且確保墊塊尺寸滿足設計要求,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工作都需要在模板安裝之前完成,最理想的狀態時每4m2布置墊塊。對頂帽鋼筋予以合理加密能夠有效提升剛勁墊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鋼筋預留預埋在設計過程中也不可忽視。
3.3蓋梁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要點
蓋梁具有支撐和分布橋梁上部結構載荷的作用,是橋梁下部結構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蓋梁的施工步驟依次是,測量放樣,拼設焊接,底模安裝,綁焊鋼筋,建設側模,澆筑混凝土,混凝土的養護,支座墊石,養護,拆模板,拆除底板,檢查驗收。蓋梁施工過程中應當對測量放樣、安裝底模側模、拆除側模多方面進行質量控制。運用相關測量工具準確測量放樣出墩柱頂的高程,并將數據上報審核通過方可執行并將數據復核后上報,得到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鋼筋骨架搭建完成后便可安裝側模,側模拼接完成后用5毫米雙面膠進行模接縫處的粘連。聯接端頭與模板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漏漿跑模情況的發生,需進行嚴格的加固措施。澆筑蓋梁混凝土完成后需待混凝土強度足夠高,并且在能確保棱角不會在模板拆除后受損才能進行拆模。另外,在固結過程中對鋼筋預留預埋在設計過程中是不可忽視的環節。
4施工過程管理
橋梁工程的下部結構施工是非常重要,因此對于這部分的施工過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由于施工條件非常苛刻,所以施工質量可能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要保證橋梁的質量,就要求施工人員能夠嚴格遵守施工技術規范和相關管理條例。相關管理人員要做好每個環節的質量檢驗工作,只有在檢驗合格后才能進入后續的施工流程,這樣逐步遞進的施工工序才能更為全面的控制施工質量。
實施綠色施工管理,能夠促進橋梁建筑工人增強綠色建設意識,改變傳統觀念,對材料以及資源科學使用,不浪費也不偷工減料,將資源合理利用.為了促進橋梁建筑工程綠色施工管理工作的進行,工人應該對資源與材料進行科學使用。首先編制材料采購計劃,從計劃上控制。然后對材料采購臺賬、進場驗收記錄、材料工程使用情況、可回收利用物資等做好數據統計和處理,嚴格控制材料使用過程,不少用也不多用,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問題,從使用過程和使用結果中控制資源利用,讓數據透明化,方便檢查部門的監督與管理。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橋梁下部結構的設計不僅關系到橋梁整體結構的穩定、安全,而且對工程造價、工程質量及后期使用都有較大的影響。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工藝的選擇與質量控制是及其為關鍵的,橋梁下部結構施工質量依賴于施工工藝的選擇,而質量控制措施的正確實施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實際橋梁工程中,尤其是對橋梁下部結構,要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并控制好施工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橋梁下部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為人民建造合格的道路橋梁,促進人們出行的便捷,安全。
參考文獻:
[1]陳隆平.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8(05):33.
[2]陳華林.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技術[J].四川水泥,2017(06):65.
[3]張莉,黃根花.探究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技術[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6(17):141-142+145.
[4]王冬.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J].科技資訊,2013(28):119+121.
(作者單位:中鐵四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