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風琴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土木工程行業發展非常迅速,為我國經濟建設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木工程的施工技術是工程質量和工程效益的重要保障,隨著土木工程的發展,我國土木工程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并且施工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也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關鍵詞: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要點
我國經濟建設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離不開各行業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建筑行業的大力貢獻。在土工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基礎施工技術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是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一項技術,如果基礎施工過程沒有做好,那么勢必會影響后續工程的建設過程,影響整體的質量。
一、強化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意義
土木工程是一項復雜且系統性的工程,其施工技術包括:鋼筋施工技術、混凝土制備技術、模板施工技術、預應力施工技術、混凝土澆筑技術等,并且應用領域較為廣泛,如:房屋、道路、管道、橋梁、港口、電站等,施工企業會根據不同的建筑類型和結構特點展開施工,這就對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在施工中要加強施工技術的分析,并開展施工技術和生產要素整體的規劃、管理、實施、評價、驗收,完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以此來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益。隨著土木工程施工科學化管理的發展,土木工程的新技術和新方法逐年增多,這不僅對土木工程的技術實施和技術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增強了施工方案的和施工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了土木工程行業的科學化發展。
二、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
(一)保持土壤穩定性的施工要點
當土體內粘結力與摩擦阻力相平衡的時候,土壤內部結構就達到平衡狀態,保持穩定性。如果土壤達不到穩定狀態,那么就會出現塌方等問題,進而耽誤工程工期,甚至會威脅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在邊坡問題上,會涉及到邊坡坡度的問題,在確定邊坡坡度的時候,要根據土壤特性,地質情況以及施工條件和施工方法來分情況確定。
(二)轉變思想,樹立創新理念
思想的轉變是推進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重要基礎。作為施工管理人員,首先要從以往的不利于施工技術創新的思想當中解放出來,開闊思路,放開手腳,從提高施工質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出發,進一步加快施工技術創新的步伐。一方面,建筑企業應在企業內部構建完整的質量監督體系,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面地監督管理。另一方面,建筑企業應成立專門的技術創新管理小組,負責施工技術創新工作。
(三)地基測量技術
我國地理環境和地質結構相對復雜,南北區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前應對地基、土質、土層等內容進行詳細的測量和分析,尤其是在樁基工程施工前,要對地質和土質進行全面的勘察,提高樁基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開展樁基施工時,要對預制樁和澆筑樁的使用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判斷,在符合技術條件和環境的前提下展開施工,同時要注意控制軸線的測量質量,經過多次復核準確后才可以進行樁基施工。
(四)排水技術要點
如果土體濕度大,那么土壤則不能保持良好的穩定性,施工過程中需要所有的土體含水率都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干燥要求是必須的。目前采納的排水法兩種,分別是明排水法和暗排水法,前者主要的步驟可概括為截、抽、疏,也就是在遇到水流時,通過截住水流的方式,并在坑底設置集水井和排水溝,將水流疏導出去,如果水流量較大,則可以利用機器將坑底的水抽出。后者全稱為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它具體操作就是開挖基坑前,先放濾水管,讓水沿著濾水管散開,同時又可以保持基坑土壤不流失,也可以保證在完成工程完成之后,地下水位不超過坑底,基坑不受地下水位影響。根據經驗和實驗表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既可以保證土體的干燥度,又可以防止流沙的形成,能有效的改善施工條件。但是在施工過程中,也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對基坑采用科學合理有效的防護措施,比如說在降水之前,要對原來的工程概況,環境條件進行充分考慮,防止因為附加位移和沉降等各種情況的出現而導致土體開裂、崩塌或者是傾斜。
(五)深基坑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房地產事業得到飛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城市的高層建筑也越來越多。在對高層建筑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增強建筑的抗震效果以及安全性,這需要對深基坑技術進行創新。在進行深基坑施工時,技術人員需要對施工環境的實際條件、施工圖紙、該技術的作業方式以及深基坑密度的高度等進行深入了解,這些作為影響深基坑施工的重要因素,需要技術人員進行明確。
(六)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土木工程的主要技術措施,因混凝土的離散性較強,在施工中要注意混凝土強度的有效控制,不能因施工環境、混凝土質量、配比不當等因素的影響,而免強進行施工,施工前要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查,包括:混凝土強度、材料等級、配比度、施工位置等,并通過現場制模來試驗混凝土強度。另外,要注意混凝土的施工環境和施工周期,施工環境主要是指土木工程現場施工的溫濕度、混凝土澆筑環境、混凝土施工厚度、搗振效果等,確保施工環境滿足于現場施工要求和設計要求;施工周期主要是指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時間,要保證澆筑和養護的時間,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七)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在施工之前,應該先平整場地。若果場地坡度較陡,那么應該將場地挖成平坡,如果場地在河水中,且深度較淺,則可進行填土,也要保證場地比水位高出1米。(2)護筒的埋設技術要點在護筒的埋設過程,筒頂應比原地高0.3米,如果地質情況較好,筒頂可高出場地1米到1.5米之前,如果地質情況不好,則可為1.5米至2.米。同時,地下水位的高低程度也會影響護筒的埋設方式,當地下水位較低時,可采用挖孔埋設法,當地下水位較高時,可采用填筑埋設法。在護筒下沉過程中應保持護筒處于正直狀態,避免被鉆頭弄破,從而導致漏漿事件的發生,進而導致混凝土的保護層不夠厚,因此在埋設護筒的過程中,對護筒頂面中心和樁位中心的偏差值也是有要求的,一般要小于5厘米,傾斜度應小于百分之一。
(八)強化保障,構建完善的技術創新機制
對于目前建筑施工企業所普遍性面臨著的發展瓶頸問題,企業在開展日常工作時必須確立出完備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機制,打造出屬于企業自身的技術骨干隊伍,加大對核心技術,行業領先技術的研發力度,在專業領域內力爭達到領頭羊的地位,為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而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九)預應力技術
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設中,預應力技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重大橋梁、跨度建筑工程以及特種結構的建筑中,預應力技術使用非常廣泛。對此,在進行預應力技術的使用中,我們需要對該技術加強創新和發展,通過對該技術的合理使用,能夠減少我國土木工程施工的材料損耗和工程成本。為了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我國跨度建筑的數量逐漸增多,期施工難度也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預應力技術進行運用、創新和發展。
三、結語:
土木工程基礎施工并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它雖然是基礎性施工,但是對于整個工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涉及到了多方面的施工知識,也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各個因素對施工的影響,制定出最科學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選擇最恰當的施工方法,以此來保證施工質量,減少工程的各項損失。
參考文獻:
[1]田磊.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要點研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2):373.
[2]周俱有.關于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要點的探討[J].科技風,2012(20):109-110.
[3]徐曦.淺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J]綠色環保建材,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