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韌鋒 張小梅 周瑾
摘要:石油行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再加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這些都給石油企業的發展進步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目前,石油企業的基本工作目標就是如何在合理降低經濟成本的同時,促進油井高效生產工作的順利運行。這里還涉及到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需要相關企業引起重視,基于此,本文主要結合油井高效生產過程,分析實時智能分析評價技術的應用優勢和具體的優化方法。
關鍵詞:油井;高效生產;實時智能分析;評價優化技術
石油開采行業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大基本產業,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各個城市對于石油的應用量不斷增加,而要想保證石油開采過程中的效率問題和安全問題,工作人員就應當學會使用實時智能分析的評價優化技術開展石油生產的全面管理工作。
一、油井實時安全分析工作
油井指的是開采石油時人工鉆取的孔洞,施工目的是為了方便將地下存儲的石油原液抽取出來,供人們使用。在這個環節當中,工作人員需要對石油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的智能分析工作。而評價智能分析應用優勢的基礎要點就在于油井開采工作是否安全穩定,這就要求工作人員應當具有創新意識,不斷研究優化分析和評價技術的可行措施。
首先,從油井實時安全分析工作來看,傳統的工作方式大多都是由專業的安全管理部門到現場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不僅任務量大,而且容易出現檢測數據不準確的情況。因此,工作人員開始意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通過安裝相應的傳感器裝置,將油井的運行數據信息傳輸到計算機系統當中。其具體的操作方式為:每隔10min獲取各油井光桿的載荷、沖程和沖次數據,經過信號檢測提取抽油機的光桿示功圖數據。然后,利用信息技術將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類,達到實時開展智能化的安全分析工作的目的,保證石油開采過程的安全性,推動石油生產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油井高效生產的智能分析
實測示功圖作為記錄油井工況的曲線載體,能夠反映出深井泵發生的各類異常現象。因此,在油井的高效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通常都會通過繪制示功圖的方式來對生產情況進行實時的智能分析。
1、應用原理
通過示功圖來分析油井高效生產的效果是目前較為常見的一種智能分析方法,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把抽油泵作為發送器,抽油桿看作井下動態信號的傳導線。然后利用信息技術將收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分類,操作專業的軟件繪制成圖形,以便于工作人員可以直觀的觀察出石油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工作的重點所在。通常情況下,在這個過程中還涉及到對計算公式的應用問題。具體的計算公式為:油井產液量Q=1130dSN/原油體積系數。
工作人員應當意識到自身的工作規范性問題,設備的質量問題等都會影響油井的生產效率,這些都是新時期工作人員在進行實時智能分析的評價工作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2、操作流程
工作人員在實際進行油井高效生產時,應當對現場環境進行勘查工作。這一流程應當操作專業的機械設備來完成,以便于準確探測出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同時,石油開采企業需要對員工進行基礎知識教育工作,幫助員工掌握開采設備的操作方法。然后結合石油開采的工作流程實時進行智能分析工作,并對石油的質量進行檢測,從而判斷出該油井的開采價值,分析是否可以繼續進行開采工作。基于此,石油開采企業應當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將工作重點放在完善相應的技術操作流程上,推動各項生產經營工作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實時智能分析評價優化技術的具體建設工作
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技術操作的智能化、自動化問題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而石油開采工作人員在具體進行生產加工時,如果能夠應用信息技術建立實時智能分析的評價結構體系。并利用網絡平臺建立溝通交流的渠道,給員工之間交流工作經驗提供便利,從而有效推動技術的創新發展,就能真正達到提高石油開采價值的目的。
1、基本需求
首先,在進行實時智能分析評價體系的構建工作時,必須要保證相關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的工作能力,這還涉及到對員工進行培訓教育的工作。企業應當定期結合石油開采的難度變化和需求變化,邀請石油開采方面的專家為員工進行工作指導,全面提高員工的個人工作能力。同時,應當關注于員工的工作素質問題,對員工進行素質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引導員工自覺規范自身的工作行為。這可以通過設置內部的監管機制來進行管理,此外,企業可以面向社會招聘高技術、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從而不斷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2、結構設計
在應用實時智能分析評價優化技術時,工作人員還需要建立起健全的網絡結構體系。放置在復雜的網絡環境當中,由于管理工作出現疏漏而導致數據的丟失或泄露,給油井的安全生產工作造成不良影響。而從油井高效生產的角度來看,需要進行實時分析的內容有很多,如果不設計相應的結構體系,就容易影響工作的運行質量。因此,設計網絡結構體系就是目前工作人員的基本工作任務。在具體設計當中,還應當充分結合石油企業發展建設的根本目標,設置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取用分析信息為一體的系統工作平臺,解決傳統油井生產工作效率低下,安全風險大的問題。
結論:在應用實時智能分析評價技術進行油井開采工作時,必須要保證員工具備專業的工作能力,能夠明確技術的操作原理及具體流程,結合工作的基本要求科學設置管理結構體系。這是保障油井生產效率的關鍵所在,還能夠合理消除安全隱患,這還需要工作人員不斷研究該技術的優化方法,從而對油井工況快速、準確地識別和智能分析。
參考文獻:
[1]張乃祿,孫換春,郭永宏,等.基于示功圖的油井工況智能分析[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1,30(4):7-9.
[2]張瑞超,陳德春,王欣輝,等.基于電功圖的油井動液面及產液量預測[J].復雜油氣藏,2017(4):69-72.
作者簡介:
黨韌鋒(1972),男,陜西富平人,高級技師,主要從事采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