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剛
摘要:將次氧化鋅(Zn2O)作為主要原料,進行酸浸處理、除雜、中和反應、沉淀、干燥以及高溫灼燒分解制造堿式碳酸鋅以及活性氧化鋅,分析研究堿式碳酸鋅生產工藝分析手段與重點內容。論述了 過硫酸銨溶液以及雙氧水溶液的具體工藝分析。
關鍵詞:次氧化鋅(Zn2O);堿式碳酸鋅;雙氧水溶液; 過硫酸銨溶液;
傳統去除鐵以及錳雜質的方式主要就是通過過氧化氫氧化方式、過硫酸銨氧化方式等方式進行處理,通過次氧化鋅(Zn2O)置換以及硫化鈉沉淀方式去除重金屬,這些工藝手段復雜,成本相對較高,操作也較為繁瑣,在工作中應用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分析堿式碳酸鋅以及氧化鋅生產工藝,優化除雜過程,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保護環境。
1.堿式碳酸鋅
堿式碳酸鋅(碳酸鋅)分子式主要為Zn CO3· 2Zn(OH)· HO,其分子量為342.15,堿式碳酸鋅屬于一種白色的細微無定形粉末,其無味,無臭,不溶于水和醇,但是略微溶于氨。可以溶于烯酸以及氫氧化鈉中。碳酸鋅主要就是醫藥上作為皮膚保護劑,在飼料中主要的作用就是補鋅劑,在工業中可以作為輕型收斂劑以及乳膠制品,也可以在人造絲、化肥行業的脫硫劑以及催化劑中的主要原料。基于氧化次氧化鋅粉(Zn2O)制取鋅鹽母液作為主要的原料,將母液溫度提升到78℃~85℃,持續攪拌,添加碳酸鈉溶液,合理控制反應物pH值,將其控制在6.8—7.0區間范圍中,反應終止則就可以獲得堿式碳酸鋅。
堿式碳酸鋅在一般狀況之下主要存在陰涼、通風以及干燥的環境中,必要避免其與酸堿類物品共同存儲運行。要重視防潮控制,在運輸中要加強對防雨淋、受潮以及防治日曬、受熱,要合理養護管理。在出現火災等隱患過程中要通過水進行搶修,通過沙土以及滅火器進行撲救。
2.堿式碳酸鋅溶液制備
在進行堿式碳酸鋅生產工藝研究過程中,要現將次氧化鋅粉(Zn2O)放入到反應釜中,同時加水,再加入濃硫酸溶液,將其加熱到60℃的時候反應1小時,在其溫度升至為75℃的時候,進行保溫處理,進行攪拌反應,保障時間充足,在加入石灰乳,將浸出液的PH數值調整到5.2~5.4區間中過濾,這樣就會獲得粗制硫酸鋅溶液,在此溶液中含有鐵金屬、錳金屬、鎘金屬等雜質,其主要的反應式為:ZnCO+HSO==Zn SO+CO+HO。
2.1硫酸鋅溶液凈化處理
2.1.1除鐵與重金屬
將500ml的粗制硫酸鋅溶液中加入適當比例的過硫酸銨溶液,將其放在70℃~80℃的溫度條件之下反應90分鐘,在進行過濾,就可以獲得清亮透明的硫酸鋅溶液。
同時將500ml的粗硫酸鋅融合加入一定比例的雙氧水溶液,將其放置在溫度在50℃~60℃的環境中,攪拌60min~90min之后,獲得呈現清亮透明類型的硫酸鋅溶液。
2.1.2去除錳元素
將已經處理好的硫酸鋅融合通過氫氧化鈉進行處理,調整PH值為5.3~5.4區間,充分攪拌,放置在60℃~70℃的溫度環境中,加入適當比例的高錳酸鉀,硫酸鋅融合呈現微紅色停止,其反應則到達終點。對溶液進行過濾即可獲得硫酸鋅溶液,其反應式為:
2KMnO+3Mn SO+2HO=5Mn O+KSO+2HSO
2.1.3去除鎘元素
將過濾后的硫酸鋅溶液進行升溫控制在50℃左右,加入適量鋅粉,攪拌反應40min后過濾,即可獲得精制硫酸鋅溶液。
2.2制備堿式碳酸鋅
取已經處理好鐵、錳、鎘重金屬的硫酸鋅溶液500ml,將其加熱到65℃~70 ℃,然后往里面加入飽和的碳酸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將PH值控制在6.8—7之間,然后在70℃的條件下進行保溫反應,時間為60min~90min,將反應好的堿式碳酸鋅進行過濾,在加入蒸餾水進行洗滌,在通過氯化鋇檢測,達到洗水中無硫酸根,完成洗滌。在120℃的烤箱中放入產品堿式碳酸鋅,時間控制為4h~6h左右,即可獲得成片堿式碳酸鋅。其反應式為:3ZnSO+3NaCO+3HO=Zn CO3· 2Zn(OH)· HO+2CO+3NaSO
2.3活性氧化鋅制備方式
將制備好的堿式碳酸鋅通過閃蒸干燥機進行干燥處理,放入在600℃~650℃的轉窯中,在煅燒2h~3h之后,則可以獲得質量分數為95%以上的活性氧化鋅。
3.結果與討論分析
3.1雙氧水溶液用量對除雜效果的影響
通過將500ml的硫酸鋅溶液加入到雙氧水溶液用量不同的有機沉淀劑中,常溫攪拌60min之后進行過濾處理、中和反應、洗滌處理、干燥之后則可以獲得堿式碳酸鋅。在對其進行經絡和滴定、原子吸收分光廣度分析,可以獲得其參數信息,具體如下表:
分析上表可以發現,在雙氧水溶液中有機沉淀劑中硫酸鋅溶液的體積分數為1%的時候,其則可以有效的去除鐵以及重金屬離子,也可以有效的除去含有的錳離子,并且對于堿式碳酸鋅中鋅元素并沒有產生不良影響。
3.2 ?過硫酸銨溶液用量對除雜效果的影響
將500ml的硫酸鋅溶液放入在過硫酸銨溶液含量不同的有機螯合劑中,將其放置在70℃~80℃中進行攪拌處理,在60min之后在加入片堿調節PH值后繼續攪拌,20min之后在對其進過濾處理、中和反應、洗滌以及干燥處理,最終獲得堿式碳酸鋅。對其進行經絡、滴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分析,具體結果如下表:
分析結果數據可以發現,過硫酸銨溶液可以有效的祛除在硫酸鋅溶液中的鐵、錳以及重金屬元素,對于鐵離子具有較為顯著的祛除效果。
3.3反應溫度對除雜效果的影響
將500 m L的硫酸鋅溶液添加5ml的雙氧水溶液或5ml的過硫酸銨溶液,分析在溫度條件不同的狀況之下,兩種除雜劑的效果。其具體結果如下表:
綜合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兩種除雜劑會受到溫度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在低溫環境中雙氧水溶液效果顯著,可以有效除雜,因此在常溫中可以合理應用;而過硫酸銨溶液則在高溫環境中效果顯著,在70℃~80℃中除雜效果顯著。
3.4不同反應時間對除雜效果產生的影響
將500ml的硫酸鋅中添加5ml的雙氧水溶液或過硫酸銨溶液添加劑。分析不同反應時間中兩種試劑的效果。獲得數據具體如下表:
分析數據可以發現,雙氧水溶液反應相對較為迅速,其反應實踐中并不會對除雜產生較大的影響,而過硫酸銨溶液則在30min~40min的區間中除雜效果顯著。
4.結論
將有雙氧水溶液作為主要的除鐵、錳元素以及重金屬的試劑,其最佳工藝就是在硫酸鋅溶液體積分數的1%,而沉淀質量分數則為整體的40%。在常溫狀況之下攪拌50min~60min,進行過濾。在進行碳酸鈉中和反應、洗滌以及干燥則可以獲得堿式碳酸鋅。將過硫酸銨溶液作為主要的溶劑,進行鐵、錳以及重金屬的處理,其最佳工藝就是在硫酸鋅溶液體積分數的1%,在溫度為70℃~80℃的環境中,提供60min~70min的反應,加入少量片堿反應20min之后進行過濾,通過碳酸鈉進行中和、洗滌以及干燥處理最終可以獲得堿式碳酸鋅。
結束語:
進行堿式碳酸鋅的生產過程中通過兩種不方式進行除雜方法,其具有工藝簡單、反應條件溫和,其反應速度快的特征,可以有效規避在傳統工藝應用中產生的環境污染、成本高以及工藝發展的問題,在實踐中合理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蘇小莉,左國強,蔡天聰.熱分解堿式碳酸鋅制備特定晶粒尺寸納米氧化鋅及機理研究[J].無機鹽工業,2017(8).
[2]張憲璽,王曉娟,翟冠杰.堿式碳酸鋅煅燒制備納米氧化鋅[J].無機化學學報,2002,18(10):1037-1041.
[3]馬正先,韓躍新,劉春生.堿式碳酸鋅熱分解機理及動力學[J].中國工程科學,2003,5(10):78-82.
[4]侯新剛,郝亞莉,王玉棉.納米微晶堿式碳酸鋅的制備[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8,34(6):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