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芳
摘 要:在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階段,初中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過渡階段,學生到了初中,會接觸到許多新的學科,這也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其中地理就是學生新接觸的學科,由于地理知識的復雜性,許多學生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基于此,本文針對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圖技能的必要性及策略作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地圖技能;初中地理教學;培養策略
引言:
初中地理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都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科,因為地理既要求學生具備文科意識,需要有大篇幅需要背誦的知識點,又需要學生具備理性思維,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學一直是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模式,在學生的腦海中根植地理地圖的概念,這樣學生在進行地理答題時才能夠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和準確度,不斷提升學習主動性,教師必須要應用科學的方式為培養學生的地圖技能提供保障。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圖技能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想要學好初中地理,就必須要對地圖有一定的敏感性,學習地理最主要的就是正確讀地圖和運用地圖。只有將地圖準確讀出,并且能夠根據不同題型在地圖中確定位置,才能準確分析該區域的地理現象,這也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難點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重點。教會學生正確讀地圖和用地圖,就是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引導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思考和學習來正確解答地理知識。
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圖技能的培養和發展,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地理結構。學生可以通過對地圖的記憶掌握很多文字難以記憶的知識點。地圖是將學生的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再以一種更加直接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能夠通過對地圖的記憶,分析初中地理中各種難以記憶和理解的知識點。因為學生對于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強得多,學生將地圖及區域知識點變成一幅圖畫印在腦中,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和長時間的記憶。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圖技能的策略
(一)掌握地圖順序,培養讀圖技能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想要最大化地培養學生的地圖技能,首先要讓學生學會最基本的讀圖,能夠正確讀出地圖上的地理知識,才是培養地圖技能的基礎和關鍵。第一,教師要先教會學生認識地圖,通過對地圖的觀看能夠明確名稱、圖例的劃分以及一些重要的地理區域分割線,讓學生能夠簡單分辨出地圖的類型和包含的范圍。在大致讀圖之后,學生要仔細讀圖,對地圖上的區域加以分析,大致能夠通過理論知識將地圖分為幾個區域。之后教師要幫助學生將地圖的概念進行總結,將題干中的具體條件和問題在地圖中找到相應的位置并進行標注,引導學生在腦中自主構造一個地圖的全景概念。最后教師要求加強學生的讀圖練習,可以讓學生在一張白圖上將一些重點的區域分割線進行劃分,通過這種鍛煉不斷加強學生對地圖的記憶。
(二)引導學生一圖多用,培養學生地理思維
一張地圖可以反映多個方面、多個角度的地理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通過一張圖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而不是通過一張地圖只是想到一個方面的知識,要引導學生多去思考,在一張地圖讀圖的過程中,腦海中要對這張地圖呈現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延伸,這樣層層遞進式的地圖應用方式,可以加強學生對于地圖的掌握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的讀圖練習中,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該地圖分析出世界區域的人口密度,并且也可以總結人口密度少的區域,通過地理因素、人為因素等分析出人口密度少的原因,從而對這張地圖的內涵進行升華。
(三)通過信息技術演示地圖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圖技能,針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地圖,教師不要一味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學會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將抽象的地圖變得形象化。這樣呈現在學生面前,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通過動畫向學生展示一個地圖繪制的視頻,讓學生在過程的參與中加深腦海中會地圖繪制的記憶。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關于我國地形地貌、地形分布的知識講解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呈現一個動態的教學課堂,邊講解理論知識邊在課件上繪制地圖,每講解一個知識點,就在地圖上進行填充,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于中國地形的理解,也可以將復雜多樣的地理知識進行總結和整理,便于學生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教師一定要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要將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不斷優化和創新地圖技能的培養策略。并且正確認識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圖技能的必要性,更新教學思想,優化教學效率,為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地圖技能,推動學生地理能力綜合發展承擔一份責任,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福俊. 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地圖技能培養方法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2011.
[2]劉詠梅. 中學地理學生地圖技能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