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芹
摘 要:人類長期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成果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主要是通過教師以一定的方式方法傳播給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衣著打扮,道德品質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
關鍵詞:教師;素養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這種競爭是經濟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一個國家要成為經濟強國,世紀大國,就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知識素養,而這一切都依賴于教育。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在教師手里操縱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縱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教育主要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出來,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大使命,所以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素養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大計。作為一名新時期的人民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個要求。
一、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
唐代文學家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說明教師是文化知識的保存者和傳播者,教師的主要任務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教會學生做人。人類長期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成果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主要是通過教師以一定的方式方法傳播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業務理論知識,而且還要能夠熟練地運用教育理論。
(一)精通專業知識。古人云:資之深,取之左右而逢源。我們也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只會貽害學生,誤人子弟。新時期的教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不斷汲取本專業的最新科研成果,在精通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和基礎理論的基礎上,深入掌握學科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對教材真正做到懂、透,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廣泛的文化修養。學校教育的對象是正處在成長時期,求知欲特別強的青少年。他們對一切知識文化都充滿好奇心,再加上現代科學的迅猛發展,學科間滲透日趨緊密,如果教師依然閉門造車,將自己局限在本專業里,既不能讓學生信服,更不能全面地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教師只有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從各個方面汲取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智慧,也才能適應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需要。記得在我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上語文課,老師教同學讀“孔雀”這個詞,還問同學們見過孔雀沒有,有什么顏色?同學們就高聲答道“有綠孔雀、白孔雀”,有個小男生就問“老師,還有綠白孔雀”,答案一出,引得哄堂大笑。老師臉色很不好看,但也耐心地告訴同學們,雜交過后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名小男生又問“老師,什么是雜交呢?”同學們又是一陣大笑,這位老師氣憤地說:“這是語文課,不是生物課。”之后進入了下一個詞語的學習.。
(三)掌握并運用教育理論。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育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實踐活動,但也有其特殊的規律。為了在教育教學中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就必須學習和掌握教育理論知識,從而掌握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點,認識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系統地掌握教育工作的原理和方法且注意實際運用。
二、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的職業是神圣的,教師的一言一行,衣著打扮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切實做到“為人師表”,這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尤其顯得重要。初中學生可塑性和變化性很大,教師的文化素養、品德修養、一言一行都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產生重大的影響。教師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師德正是撥亮學生心靈的燈。作為一名新世紀的人民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師德修養,塑造良好形象。師德修養不僅是教師為人師表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內容。英國著名的教育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也就是說,要想成為一個教育別人的人,最有效的辦法是首先要教育好自己。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奮發向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小事做起,嚴于律己。要忍得住清苦,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圣潔,不被社會上的任何不正之風和封建腐朽思想所污染,維護好自己為人師表的形象。在平日的教學中,應從點滴小事做起,如要求學生按時到校,首先自己不要遲到;要求學生儀表整潔,自己就要儀表端莊;要求學生虛心好學,老師就要治學嚴謹。我們的教師只有具有了好思想、好行為、好作風,學生才會受到感染和熏陶,教育也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二)要端正品行。言行是品行的外在表現,作為教師要言傳身教,一定要時刻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慎言行,重形象,不但對工作,對事業要滿腔熱忱,而且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我國教育家李贄曾說過:“動人要言行,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做出楷模,要言行一致,模范地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絕不能做。因此,作為一名新世紀合格的人民教師,歸納起來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品行:
1.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熱愛祖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應當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帶頭遵紀守法。應知法、懂法,并帶頭遵守,還應教育學生樹立法律意識。
3.遵守社會公德,弘揚家庭美德。倡導健康的幸福觀和愛情觀,熱心公益活動,維護家庭和睦。
4.敬業愛崗,教書育人。敬業、愛業,樂于為學生服務。
5.尊師愛生。尊敬長輩、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對學生耐心引導、誨人不倦。
6.精于管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和行為規范,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教育和影響學生。
7.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必須言行一致、為人師表。
8.團結協調。自己要注重與他人的合作,而且要引導學生重視集體合力,學會合作,并善于協調。
在日常教育中,我們一定要時刻警惕,人格教育無閑人,人人育人;人格教育無小事,事事育人;人格教育無空地,處處育人。教師要用人格構建學生的人格大廈,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自己也要學會不恥下問。期盼邊疆地區的教育也繁花似錦、爭艷芬芳。
參考文獻:
[1]肖敏著《師生流霞》,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
[2]趙建軍、王小梅、陳鵬主編《中國教師手冊》,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3]賈曉波主編《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素養》,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