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苗苗
[摘要]目的:對胃十二指腸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實施治療,剖析其臨床治療的效果。方法:選擇入院治療的胃十二指腸潰瘍10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雙盲法實施分組,即分析組中51例患者,展開泮托拉唑鈉腸溶片治療,比較組中50例患者,展開常規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療。對兩組患者的研究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比較其臨床治療效果、生活質量等數據變化情況。結果:①分析組總有效率(98.03%)明顯高于比較組(66.00%),數據間比較有臨床價值,即P<0.05。②分析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88%)明顯低于比較組(30.00%),數據比較有比較意義,P<0.05。③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變化較小,對比沒有意義,P>0.05。實施分組治療后,分析組、比較組中的疾病癥狀積分和生活質量積分均明顯有所改變,且分析組數據顯著優于比較組,P<0.05,存在臨床可比較價值。結論:將泮托拉唑應用在胃十二指腸潰瘍治療中,不但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還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泮托拉唑;胃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21-0067-02
在消化內科中,胃十二指腸潰瘍屬于常見病,具有發病率高、反復發作、慢性經過的特征,如果在發病后無法展開相應措施,則會有可能發生胃穿孔、胃出血現象,同時因為治療時間較長,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等均造成不良影響。臨床上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以控制患者胃酸水平為主,可常規藥物無法取得較好效果,為此需采用新型藥物加以治療,選擇入院治療的胃十二指腸潰瘍10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析采用泮托拉唑治療后取得的效果,內容作如下闡述。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分析調查期間定在2018年5月份~2019年5月份,選擇入院治療的胃十二指腸潰瘍10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患者均在急性期就診,犯病的時間也在7天之內,同時患者在60天之內沒有應用過任何的糖皮質激素展開治療;排除有嚴重肺心病的患者,對有高血脂和高血壓的患者予以排除,將有造血系統疾患者者予以排除。采用隨機雙盲法實施分組,即分析組中51例患者,包含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1例,最低年齡34歲,最高年齡61歲,均年齡是(51.2±4.8)歲;比較組中50例患者,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段在35歲~62歲之間,年齡均數為(50.8±5.5)歲。113例患者都被確診為肺心病;將意識障礙患者排除在外,將肝腎功能損傷患者排除在外,排除心力衰竭患者,排除有精神病的患者。此研究得到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患者也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其間數據資料比對無臨床比較意義,即P>0.05,表現為臨床均衡性。
1.2方法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均在入院后展開胃十二指腸潰瘍基礎治療,即給予患者血容量補充治療,在檢查中若發現患者是食管靜脈曲張且破裂出血,則需要脈滴注垂體后葉素加以治療。比較組中應用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實施治療,即呋喃唑酮片一天的給藥劑量為0.2g,早晚各一次,飯后口服;阿莫西林片一天的給藥劑量為1g,早晚各一次,飯后口服,并持續治療21d。
分析組中患者則利用常規治療+泮托拉唑鈉腸溶片治療,每天一次,一次的劑量為40mg,持續治療21d,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時告知患者需重視飲食安全,即不能食用生、冷喝辛辣的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禁止吸煙、禁止喝酒,以防止影響治療效果。
1.3療效判定治愈:在實施治療后患者的臨床體征和癥狀均消失,經過胃鏡檢查后顯示潰瘍面已經消失,或者只剩下瘢痕。顯效:患者治療后的潰瘍基本消除,雖然有輕微的炎癥,但是其臨床癥狀有了顯著改善。有效:展開治療后患者的潰瘍面積小于50%,且有炎癥存在,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體征和癥狀未出現變化,且有加劇的趨勢,通過胃鏡檢查后顯示潰瘍面沒有縮小。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將臨床數據錄入到SPSS 29.0統計學軟件中,其研究數據呈現正態分布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百分比表示,組間數據行x檢驗。數據對比后P<0.05,有臨床可比較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分析組總效率明顯高于比較組,數據間比較有臨床可比較價值,即P<0.05。
2.2不良反應比較分析分析組中食欲不振患者2例,腹痛患者1例,不良反應5.88%,比較組中食欲不振患者6例,腹痛患者9例,不良反應30.00%,前者數據低于后者,數據比較有比較意義,x=10.8236、P=0.0011。
2.3患者的臨床數據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變化較小,對比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在實施分組治療后,分析組、比較組中的疾病癥狀積分和生活質量積分明顯有所改變,且分析組中數據顯著優于比較組數據,P<0.05,存在臨床可比較的價值。詳見表2。
3討論
胃十二指腸潰瘍疾病好發季節春季、冬季,在青壯年中發病較多,男性多于女性,而在患病之后,患者身體變化和并發癥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奧美拉唑的應用能夠有效胃酸分泌抑制類藥物,對H2受體拮抗劑無任何副作用,促進患者更快的恢復健康,但是其長期治療效果欠缺。泮托拉唑是第三代的質子泵抑制劑,其能夠在酸性環境下轉變成環次磺胺,對ATP酶活性進行抑制,
阻斷壁細胞內H+向胃腸腔內運送,進而實現有效抑酸效果;同時此藥物在中性或者弱酸環境的穩定性較高,對肝細胞色素也沒有任何的誘導作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經研究得知:分析組中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等數據均優于比較組,數據比較有比較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變化較小,對比沒有意義,即P>0.05。在實施分組治療后,分析組、比較組中的疾病癥狀積分和生活質量積分明顯有所改變,且分析組中數據顯著優于比較組數據,P<0.05,存在臨床可比較的價值。
綜上所述,將泮托拉唑應用在胃十二指腸潰瘍治療中,不但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還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