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亮
摘 要:傳統英語教學存在很多的弊端,那如何解決這些弊端,如何讓學生不再厭惡學習英語。最關鍵的就是要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革。項目化英語教學就是當今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不同于傳統英語教學方式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就項目化教學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一些應用、特征及優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高職高專;英語教學
引言
經濟全球化依然成為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高職高專學生想要獲得長久的職業發展,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語技能,但就目前我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來說,教學模式僵化,缺乏必要的創造思維,因此,我國教育部門針對這種情況進行了各種改革創新舉措,而項目化教學模式就是較有成效的英語教學改革手段之一,運用做項目的方式,幫助教師完成不同階段的教學任務,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教學效果。
一、項目化教學模式
按照“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和人才定位應當區別于普通高校和中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及人才定位,我們培養的人才類型是技術應用型、技術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不是研究型、設計型的人才。由此可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六個原則二個滲透(簡稱6+2原則),六個原則即:工學結合、職業活動導向原則;突出能力目標原則;項目載體原則;能力實訓原則;學生主體原則;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原則,兩個滲透即:某些課程教學內容(如德育內容、外語內容等)必須更注意采取“滲透”到所有課程中去的方式,而不僅僅依賴集中上課的方式;對于職業核心能力必須更注意采取“滲透”到所有課程中去的方式,而不僅依賴教學活動。
從教學目標來看,項目化教學是應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學習和技能提高,而傳統教學則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從教學形式上來看,項目教學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而傳統教學則是以教師教為主,學生被動學習;從學生的參與程度來看,項目化教學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作出選擇,體現了“我要學”,而傳統教學是學生聽從教師的指揮,是“要我學”的被動學習;從師生互動的方面考慮,項目教學表現出學生主動提問問題,教師為學生解答問題的學習互動形式,傳統教學則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主動權在教師一方;從教學動力方面來看,項目化教學是教師圍繞學生的優點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的內在動力得以調動,能維持長久,而傳統教學中教師要尋找學生的不足來進行教學,主要靠外在動力強迫學生學習。
二、高職高專院校英語項目化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高專英語項目化教學的教學目標偏差
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忽略了學生專業設置等內容的緊密聯系,導致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失衡,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很多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為了追求考試成績以及英語考級等原因被迫學習,最終阻礙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與學生就業崗位的進一步聯系與發展,也無法使學生將學過的英語和所從事的職業進行緊密聯系,更無法體現出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的教學目的。
(二)教學方法陳舊
我國目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方式過于陳舊,缺乏創新,不重視英語教學,教學安排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英語教學設備落后,無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資源。在各大高職高專院校不斷擴招的情況下,公共英語教師的儲備工作也存在嚴重的滯后性,而且部分英語教師非常依賴現有的教材以及多媒體教學課件,其主要工作就是向學生灌輸英語基本知識,缺乏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環節,導致英語課堂嚴重缺乏活力,無法合理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往往更加重視學生的應試能力和選拔能力,進一步削弱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所以這些教學評價方面的問題導致學生只重視學習結果,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
(三)教學內容存在滯后現象
盡管國內大部分高校都已設立了高職英語專業,也根據國際發展實情設置了相應的高職英語教學課程,但在教材設置上卻并不太合理,尤其是教材選擇上,不僅選擇面狹窄,且選擇內容零散,完全體現不出高職院校英語的特點。
三、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項目化教學模式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明確我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目標
優化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師資隊伍,高職高專院校應該加強英語專業的教學工作,針對用工單位的不同需求開設不同的英語課程與專業,進一步突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特色,使畢業生更好地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進一步豐富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工作,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標準,全面反映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還應該培養具有創新教學理念的師資團隊,進一步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立既具有實踐能力也具有較高理論水平的師資力量。
(二)針對英語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
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應該更加充分地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例如多媒體教室、語音室、會議室等場景來模擬現代職場的主要工作場合。同時,擴大英語使用的范圍,包括課堂與課下都使用英語進行交談。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擴展視野,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重點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就業方面的專業指導,可采取公共英語培訓的原則,組織學生參加企業實踐,參與到各種各樣的英語社交場合中,使學生充分融入到英語氛圍中。
(三)設置針對性的課程
一般情況下,高職高專英語的課程設置往往集中于知識積累,面對專業英語模式化教學就應該跳出傳統的教學課程設置,轉為以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培養相結合的課程設置,尤其是與學生就業相關的專業知識的教學。比如針對商務英語專業的英語課堂就要嚴格按照實際場景進行相對應的訓練,包括模擬公司環境、銀行、商檢、保險等場景,還要進一步根據業務模擬范圍來進行訓練,包括國際商務談判、合同的簽訂、工廠跟單、質檢等環節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結論
總之,我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目標以及不斷完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師資隊伍的建設,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進一步總結與優化我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課程設計以及相關的教學安排,從而不斷提高我國高職高專英語項目化教學的模式創新工作。
參考文獻
[1]李璐.高職高專院校藝術設計項目化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1):166-166.
[2]任雙秀.高職高專航空服務英語項目化教學法初探[J].中國高新區,2018(1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