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萍
摘 要:德育是幼兒社會性發展教育的核心和導向力量。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是最適宜幼兒的活動,也是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游戲對幼兒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幼兒園應充分認識游戲的價值,將游戲與幼兒德育有機地融合,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積極社會化,養成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德育;實踐研究
促進幼兒個性化成長是幼兒園教育階段的重要任務,而德育是幼兒社會性發展教育的核心和導向力量。由于幼兒的社會生活經驗不足、學習能力有限,傳統的榜樣學習、說理及命令、強制等德育方法,已無法滿足幼兒內在的發展和需求。作為幼兒德育的設計者、指導者和實踐者的幼兒教師,必須認識到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德育工作的規律,將游戲與幼兒園德育相融合,為幼兒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游戲與幼兒德育融合的時代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懷
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把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游戲可將讓愛國的情感融入孩子日常生活,幫助孩子潛移默化地建立起對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這樣可以避免專門德育活動的空泛、乏味及知行不一、行為失范的不良后果,將有利于逐漸養成幼兒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懷,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孩子心中牢牢扎根。
(二)有利于確立幼兒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各族群眾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對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幼兒園可以根據孩子年齡的特點,科學地設計與安排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通過一系列的主體教育和大型親子活動,增進家長與幼兒之間的親子關系,并通過提倡“謝謝、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亂涂畫,節約水電、糧食,愛護公物等,養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既突出核心價值觀,又體現趣味性、娛樂性,全面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游戲與幼兒德育融合的實踐研究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最適宜幼兒的活動,也是幼兒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幼兒正是通過游戲認識世界的,游戲對幼兒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因為,幼兒游戲蘊藏著幼兒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必需品,同時游戲又使幼兒的各種發展需要得到滿足,為幼兒帶來快樂。
(一)游戲為幼兒德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大量的戶外運動性游戲,加快了幼兒血液循環,促進了新陳代謝,增強了幼兒體力,使他們的動作變得協調、給幼兒的身體發育帶來幫助;也提高了幼兒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老鷹捉小雞”、“丟手絹”、“跳房子”、“傳球”等傳統游戲,發展了跑、跳、投等基本動作,培養了幼兒身體發展的協調性和敏捷性;而“趕豬入圈”戶外游戲,訓練了幼兒的耐力及判斷力;拼組搭建游戲,訓練手指、手腕、手掌的靈活性,以及手眼協調,使兒童變得更加靈巧。“小偵探”游戲中,讓飾演偵探的小朋友,觀看大家的服裝后暫時離開團體,接著讓另兩位小朋友將自己的外衣相互交換,再讓“小偵探”回來,觀察誰的外套不見(變換)了,訓練了幼兒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二)游戲是幼兒社會化發展的需要
幼兒教育生活化決定了幼兒德育內容必須源于幼兒的生活。通過生活加深社會認知、生活的感悟與體驗,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游戲過程中,孩子通過扮演不同角色并互換,體驗對角色及現實生活的理解,促進其社會化的發展。如“乘車”游戲中,飾演售票員的孩子需要自己主動與乘客交流,且語言要文明有禮;飾演司機的孩子,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車。孩子體驗角色、主動模仿,學會了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團體游戲,讓幼兒懂得了團隊成員合作的重要性。“老鷹捉小雞”游戲,老師讓孩子懂得小雞們要互相配合,才能“不被老鷹抓到”道理,孩子自己選擇角色,學會了互相合作,懂得約束自身行為;而結構游戲借助不同材料,創造性地體驗了勇敢、堅持、踏實等良好的品質給孩子帶來的自尊和成就,學會了人與人之間合作和交流。
(三)游戲有利于幼兒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通過自主想象將游戲和現實生活融合在一起,從而啟發幼兒思維和體驗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表演游戲可以利用幼兒“喜歡正面角色”這一特點,再現故事和作品情景,引導幼兒思考。如對于《狼來了》的故事,教師可以啟發幼兒:為何大家都聽見了“狼來了”卻不去?“因為大家都以為跟之前一樣在說謊”,經過思考得出的結論,幼兒印象更深刻。教師也可以進一步引導“你們喜歡這樣的小孩嗎?在現實中怎樣做才能得到大家的歡迎呢?”讓孩子對撒謊建立一個準確的認識,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老鷹捉小雞”游戲中,老師可先讓孩子理解“老鷹”、“雞媽媽”和“小雞”不同角色的任務與責任,體驗角色的責任意識。
規則游戲,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和克服困難的堅韌品格,培養孩子做事認真、樂于動手動腦、失敗不氣餒、始終堅持到底等良好品質。
三、結束語
幼兒老師作為幼兒德育的設計者和引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注重游戲的價值,充分利用游戲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并采用恰當的游戲形式,讓他們在“玩”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更好地促成幼兒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珂珂.融游戲于幼兒園德育的實踐研究[J].好家長,2019(5).
[2]林丹紅.讓德育融入幼兒生活中[J].快樂閱讀:開心辭典(上),2011(21).
[3]周高鳳.淺談幼兒園德育在一日生活及活動中的滲透[J].好家長,2019(21).
[4]張冬梅.隋雪蓮,賈慶麗.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中的品德教育[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3(7).
[5]趙雪.關于做好幼兒園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