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瓊
摘 要:新教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應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興趣,結合農村學校普遍存在學生語文能力下降、學生閱讀量遠遠不夠、語文學習城鄉差距大等現狀,研究童詩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童詩;農村;語文教學;重要性
詩歌如同一種生命的存在,他不只是有限的文學組成的結構拼圖,它更是無數人精神的聚集地,它是經過高度提煉、純化的結晶,人們的智慧、深厚的涵養都蘊藏在里面。我們在里面待久了會覺得陳舊,還會出現許多審美問題,但我們一旦離開它,又會覺得孤獨無依,缺少傾訴的對象和情感的寄托。詩歌不是精神回歸的唯一途徑,但是一條重要的途徑。只要有精神的存在,就會有詩詞的存在,因為詩詞是精神的部分載體,數千年中華精神積淀出的詩詞必將在人們的意識里常生常新。我們在“讀”的時候分享到的精神,深淺不一。所以農村小學語文童詩教學的研究很有重要性。
一、部分農村小學生語文學習現狀
(1)農村小學生語文學習下降。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不會寫作文,老師則抱怨孩子的語文能力在下降。所謂語文能力,就是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組織語言與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基礎知識運用能力和寫作能力。在教學中會發現,部分學生的錯別字多,不能恰當地運用文字,詞語積累少,作文也老大難。在一次六年級考試中,作文要求寫一寫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全校兩百多名學生中,90%的學生寫的結局相似:所養的小動物要么被車撞死,要么被毒死,要么被淹死。用小動物的死和自己的傷心,來彰顯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更別提作文中的錯別字多,好詞好句匱乏。
(2)農村小學生的閱讀量遠遠不夠。其實,語文能力下降背后的原因,就是農村學生的閱讀量遠遠不夠。大量的閱讀,能幫助學生識文記字,積累語言,并合理運用詞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但就農村語文教學的經驗來看,農村學生普遍存在著不愿意閱讀的現象。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農村學生識字不多。識字與閱讀是相輔相成的,識字是閱讀的基礎,閱讀又促進識字。農村學生的識字量主要來自于語文書,一旦基礎落后一些,有一定篇幅的課文總是讓他們望而生畏。其次,農村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資源很少。除了語文書外,家長給孩子買的課外書不多,而且家長因為孩子作文不太好,在幫孩子選擇課外時往往選擇作文選之類的課外書,體裁受到局限。有些童話、寓言等,又因為篇幅太長,讓孩子從一開始就有些抗拒閱讀。
二、童詩教學是改善農村語文學習現狀的重要手段
(1)童詩能大大增加農村學生的識字量。學生對于童詩的接受能力很快,童詩是既能讓學生喜歡,又能積累一定識字量的體裁。童詩是兒童文字中最豐富的部分,讀起來有節奏、朗朗上口、押韻、篇幅不長,學生一旦記住就很難忘記。同時,雖然童詩的篇幅不長,但句子優美、用詞恰當、有故事性、有童趣,更容易讓學生喜歡,從而主動地去學習。積累到一定的量以后,學生的識字量也就跟著上去。
(2)童詩能讓學生愛上閱讀。童詩的韻律感很強,學生在學習中能感受音韻美、節奏美。孩子從牙牙學語的時候起,便偎依在媽媽懷里,跟著媽媽吟唱童詩,童詩伴隨著媽媽的乳汁,滴進孩子的心田。學生在閱讀童詩作品時,既發展孩子的思維,又培養著孩子的美感。學生學習詩歌,既要理解詩歌中哲理,又要背誦詩歌,記到腦海中,把這些運用到以后的寫作中,學以致用。隨著學習重擔增加,我們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背誦詩歌的難度,不讓學生出現抗拒心理。
(3)童詩能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童詩本身題材的特點,決定了學生易于學習和模仿。學生讀了童詩以后,即使是在課后,也經常會掛在嘴邊讀。而一些學生,會把在學校里學到的童詩進行第二次加工,成為新的童詩。比如袁枚寫的《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同學們掛嘴邊滿教室喊成:同學倚桌前,話語鬧翻天。
這種創作,其實就是一種運用文字的能力。
三、童詩教學是提高語文學習趣味性的重要手段
無論哪一門學科,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讓語文學習多一點趣味性,學生會更喜歡上語文課。顯然,童詩教學具有這樣的魅力。
就農村小學生的特點來說,他們的知識淺薄,生活經驗有限,童詩卻能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理,這種好奇心正是--股源源不斷的興趣推動他們創造出更多的詩編,幫助學生認知更多新的經驗和知識。就語文的教學實踐而言,在拼音教學中,根據教科書的提示以及老師的引導,督促小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創編朗朗上口的詩歌,這樣小學生很快便記住了拼音的音和形。在學習字形復雜或生僻的字時也采用童詩創編的手段,兒童也很快記住了該字。在這個過程中,正是童詩創編激發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提升了教學的高效性。
易于組織趣味競賽,讓語文學習充滿挑戰。童詩朗朗上口的特點,非常易于教師在班級里舉行趣味競賽。可以小組為單位比賽板報,比賽背誦,比賽仿寫,甚至哪怕只是隨機地說一句詩,就能引發全班的詩詞接龍。
每個孩子都能接受,讓后進生能愉快地學習語文。童詩能更有效地幫助后進生,這一點最關鍵和最重要。童詩相對簡單,能幫助后進生消除畏懼心理,愿意去閱讀,增加他們的識字量,從而更好地學習語文。
參考文獻
[1]中國論文網 《詩詞多音字讀法有竅門》.
[2]中國論壇《我們為什么要讀古典詩詞,寫古典詩詞》.
[3]曾小霞小學古詩詞、詩既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6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