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玉
【摘要】 ?在小學眾多學科中語文數學都被奉為主要學科,而德育便是樹人之根本,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將德育滲透到數學課堂中來。但一提起德育,大部分學生就覺得是老調重彈,所以作為新時代數學教師更應該琢磨該如何更加巧妙的滲透德育。本文就小學數學教育過程滲透德育的現狀進行分析,重點論述滲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 ?小學 數學 德育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120-01
在學校工作中德育是一個永恒存在的主題,而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同樣也擔負著極其重要的教學任務。為避免課時的浪費,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致力于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教書育人的目的。翻閱數學課程標準便可以了解教師應該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為此,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探索有關數學課堂有效滲透德育的方法。
一、滲透德育的現狀
在探索如何巧妙的滲透德育的過程中,筆者也發現有很多從事教育行業的工作者早就潛心研究如何高效地滲透德育的問題。因此筆者就專家學者的研究論文簡要談談目前滲透德育的現狀。
1.教學氛圍
大部分專家認為言傳身教是十分有必要性的,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行為做學生的榜樣,用自己嚴謹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茍的教學風格來影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避免使用大概,差不多等不確定的詞語。“數”與“數字”等一些術語也不應該亂用。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嚴謹的教學氛圍內,潛移默化的對待數學學科也保持嚴謹的科學態度。要知道不論是數學的計算題還是人生路上都會因為一點點失誤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良好氛圍的創設中滲透德育。
2.師生關系
新課標要求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因此數學教師應該改變原先的師生關系。嘗試和學生一起探究數學知識,一起交流生活中貯藏的德育道理。從傳統教育中教師對學生耳提面令的要求學生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這樣做題是不對的,這個知識點一定要記下來。到新課改之后,和學生一起嘗試做錯之后會是什么后果,并讓學生思考是否應該這么做。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在課堂中張揚個性,提高能力,實現學生個性的可持續發展。
3.數學應用
數學算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學科,小到日常吃飯數筷子,大到家里買房子,多多少少都和小學所學的數學知識點有關系。正因為小學數學日此貼近生活,數學教師才好將德育滲透其中。讓學生在接受能力范圍內,聯系實際,將教師滲透的德育觀念轉化成自身品質。
二、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探索及實踐
由于數學教師并非德育老師,因此在滲透德育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學生接受能力不強,難以滲透,部分教師不顧教材特點生搬硬套德育名詞進行說教的情況發生。因此筆者根據自身經驗淺談在滲透德育過程中的實踐,供各位同仁參考。其實在很多數學家的小故事里面不僅有數學知識的存在,還有很多愛國情懷及德育品質出現。因此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優化教學內容,啟發學生思考就能做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1.結合教材
在教學過程中特地為德育讓路,喧賓奪主的外加德育素材只會讓學生厭煩德育教育,甚至對于數學也喪失了興趣。因此筆者將矛頭放到了數學教材上,在上到“測量”一課時,筆者會提一嘴說:“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會計算土地面積了,據我所知可以算是當時世界上領先的呢。”學生聽到自己國家領先其他國家這么多就會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這時筆者會在說:“但是現在的數學家外國也很多啊,所以我們要怎么辦呢?”這時班級里面就會有很多學生大喊:“好好學數學,為國家爭光。”如此結合教材的知識點和教師的知識儲備就可以輕松的讓學生產生對國家的忠誠感,對民族的使命感和自豪感,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何樂而不為呢?
2.結合實際
誠如上文所言,小學數學的知識點基本就可以涵蓋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多觀察生活挖掘生活素材,從而引起學生共鳴。以教材中小數王國和分數王國比賽的故事來說,上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看圖,發現教材上的兩個王國的小人氣勢洶洶。這時筆者就會問:“同學們你看這教材上的這幾個小人都快打起來了,這樣對不對?”學生異口同聲地說:“不可以打架。”“那怎么辦,我們幫他們比一比大小,讓她們不要打架了,好不好。”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充滿正義感的要來計算兩者之間的大小。有些是要把小數變分數,有些學生是把分數變小數,然后統一比較。這個時候就可以跟學生講解,其實大家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不能因為大家的外表不同就發生打架事件。通過不存在的事件結合實際讓學生懂得生活道理,應該和平相處暴力解決不了問題,但數學可以,不僅讓學生得到了德育教育,還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
3.拓展教育
課堂上除了使用教材,在學期末復習期間教師也常會設計一些應用題來讓學生解決,這個時候如果從生活實際入手或者一些結合社會上出現德育問題,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是非觀念還能拓展相關數學知識。如:設計有關“統計”的題目時,筆者會出這樣的題目,“小熊今天過生日,小動物都根據自己有幾只腳來送禮物,小熊有點煩惱該準備幾個位置給小動物坐。”通過小朋友經常期待的生日和送禮物的環節,讓學生既覺得十分貼合自己的生活,又有了團結友愛的品質在其中,而且這個問題比較難,可以要求學生組隊解決該問題。這樣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這樣的素材還有很多,需要教師通過德育的眼光看待生活,設計數學相關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并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德育思想觀念。
總結
將德育融合到小學數學中是教師教書育人應盡的責任,現在社會上不乏高精尖技術人才犯罪,因此作為小學教師更應該在小學期間就引導學生成為三觀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在滲透德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用德育的眼光看待數學,這樣才能更加巧妙地滲透德育。
[ 參 ?考 ?文 ?獻 ]
[1]余文森.解讀教與學的意義.華東示范大學出版社.
[2]走進新課程,北京大學出版社.
[3]張義民.新課程背景下數學例題的教學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