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艷
摘 要:音樂課程是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具體到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目標來說,公共音樂課教學是中職學校實施美術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然而,對于很多中職學校教師來說,如何上好中職音樂課仍然是一個問題。本文從中職音樂課教學現狀出發,提出兩點教學策略,希望能夠幫助中職音樂課教師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音樂課;教學;策略
近些年來,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職業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中等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其中音樂作為一種能夠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的心靈、幫助人樹立崇高理想的藝術,在陶冶中職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起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職音樂課教學現狀
(一)缺乏明確清晰定位
在當前的中職教育體系中,很多中職學校辦學理念純粹照搬普通高中院校,沒有從中職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出發進行明確定位,而只是盲目生搬硬套普通高中院校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比如說,中職生文化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很多教師仍然一上課就從音樂創作的歷史背景、音樂的構成等方面講起。這種教學與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匹配,不僅無法很好地實現為學生普及音樂相關知識的目標,而且很容易讓學生失去鑒賞音樂的興趣,反而導致事倍功半的結果。
盲目模仿普通高中院校音樂課教法還反映出中職音樂課教學一個更加深刻的問題,那就是中職公共音樂課沒有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音樂學科本身具有非常復雜的理論體系以及技術要求,比如各種基本樂理知識、不同音樂類型的風格與劃分、不同樂器及人聲所擁有的不同表現力等。如果音樂課僅僅從音樂藝術本身的角度來評價教學,那么無論如何也必須講授這些理論。而很多中職音樂教師便是理所當然地將公共音樂課看成是幫助學生走向專業音樂的初級課程。久而久之,音樂課變得越來越“專業”,完全脫離了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吨械嚷殬I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無論是讓學生了解藝術類型的表現形式也好,還是幫助學生掌握藝術作品和創作藝術作品的基本方法也好,其最終目的都是要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興趣和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該牢牢緊扣這一目標設計教學活動。
(二)音樂教學資源匱乏
除了缺乏明確的定位以外,中職公共音樂課還面臨許多更為具體和實際的問題。一句話來講,中職公共音樂課缺乏足夠的教學資源。首先是教材教學內容單一枯燥。很多中職學校所用教材編寫對中職學生職業特點因素考慮較少,更不要說考慮到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音樂課教師按部就班地依照音樂教材來教,再加上教學方式單調缺乏變化,必然導致學生對音樂課興趣低下,無法很好地受到音樂熏陶。
其次是音樂設施不足的問題。音樂是以聲音為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其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組織的音為材料來完成的。而這種有組織的音是通過一定的樂器以及人聲發出的,要想對發聲源有直接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一定的樂器設備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讓學生與樂器有直接的接觸之外,音樂設備還是多樣化教學展開所必備的條件。以鋼琴為例,在當前的音樂課程中,鋼琴越來越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伴奏工具,它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整體的藝術氛圍,還能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是合唱教學等教學內容必不可少的伴奏工具。由于音樂設施不足,很多情況下就算教師在課堂上引入了音樂設備,也只是由教師粗略地解釋一遍,再由教師自己演示,學生最后仍然只是簡單地記憶了音樂設備的形態和音色等,雖然有直接的設備接觸,但仍然無法真切地走進音樂設施的世界,從而導致音樂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中職音樂課教學策略
(一)創設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
不管是學習哪一門課程,興趣都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讓中職生愛上音樂課,就需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出發,立足于中職生的心理和認知實際,創設出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來??紤]到中職生對于文化理論等方面的知識把握較為薄弱,并且更喜歡動手活動,喜歡通過體驗接受新知識,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調整教學內容和手段,使得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新鮮又有趣。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始終是不變的教學目標,只不過教學情境應該是輕松有趣的,才能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掃清障礙。
結合以上提到的中職音樂教學現狀,要創設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課前準備方面?,F在很多中職學校都有音樂教室或者多媒體教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其中豐富的音頻或視頻資源營造輕松活潑的氛圍。比如,筆者在上一堂關于莫扎特音樂的賞析課時,就在課前先給學生放了一首《不想長大》,隨后告訴學生這首歌在副歌加入了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的部分音樂。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激發,想要進一步聽聽莫扎特這部分音樂是什么樣的。其次是課中的內容呈現方面,筆者盡量避免使用非常專業的詞匯來解釋音樂作品創作的基本方法,在一定要使用專業詞匯時,筆者會對該專業詞匯先行加以解釋,途中也會舉些例子作類比,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輕松。再次是課后總結方面,筆者經常讓學生組隊編排一小段音樂合唱或是舞蹈作為課后作業,這樣正和了中職生的偏好,他們首先會把這種任務當成活動而不是枯燥的作業去完成,從而在活潑的氛圍中形成學習-審美提升-學習的良好循環。
(二)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既是創設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的客觀要求,也是音樂這種藝術形式本身的特點所要求的。音樂本身的節奏和旋律之美,學生在生活中一定就有所耳聞,比如時鐘有節奏的滴答聲,雨不停地從房檐上滴下來的聲音,或者工人們喊著號子抬一個笨重的物件時的節奏聲。總的來說,這種節奏和旋律其實源于生活,音樂教學時可以充分結合生活中例子幫助學生把握音樂構成特點。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具有高度可融合性,比如一段優美歡快的音樂配上舞蹈就能形成一段既能愉目又能悅耳的聲色表演,再比如給水墨畫配上古風音樂,就能立刻將人代入水墨畫塑造出的那種意境中去。有這么多的形式可以利用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上音樂課時最忌諱照本宣科或者大量播放ppt內容。筆者提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化多媒體,必要時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力求在學生面前展現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
參考文獻:
[1]周軍芳.如何上好中職音樂課[J].甘肅教育,2017(20):68.
[2]孟佳.淺談中職音樂課教學[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0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