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國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對我們為師者的尊敬,仔細想來,是不是也是對我們為人師者責任的要求。為人師者,愛學生如子啊,特別是作為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有非常大作用的班主任老師。“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做一個為孩子一生負責的班級管理者。我在班級工作中做了一點探討。
1、先學做人,再學做事
2、讓制度守護孩子的一生
3、充分發揮“皮革馬利翁”效應,賞識教育
4、你是管理家“6s管理”事事有人管
一、先學做人,再學做事
(一)我們的教育應該教學生什么
慘痛的教訓
先學做人,其實就是一種自我的塑造。這是內在的一種自我完善。比如,你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審美觀、善惡觀……等等等等。這些都是通過你內在的想法來實現。后學做事,做事其實代表的就是人的行為。都說行為是由思想決定的!比如:你有同情心就會向乞丐施舍。你善良就會對弱者同情。再比如:你覺得錢比感情重要,那么你就會為了錢而被判感情,反之亦然。你的觀點,你的想法。都代表這你做人的標準。學做人,就是讓你擁有真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審美觀、善惡觀、是非觀……等等等等。只有你擁有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想法。才能做出正確的事情!所以說要“先學做人,后學做事!”
(二)、解決問題的出路在哪里
1、我們的弟子規,我們的國學教育是做人教育的法寶,我們班最終決定以“弘揚傳統文化,落實弟子規”為突破口。確定班級名稱:博雅班訂立班級口號: 博學而睿智,儒雅而博愛 班級核心文化:弟子規,同時制作以弟子規為主題的班級版面
2、增加視頻音頻信息 讓學生明白尊敬別人,就是真愛自己,甚至是會救你的生命。;通過閱讀天堂和地域的長勺子,讓學生明白沒有合作,就沒有幸福可言,就沒有優秀的成績通過播康熙帝敬師,讓學生明白尊敬老師是天地之本,尊敬老師就是尊敬自己的未來。
在元旦前一個月,就安排組織孩子為各科老師們制作元旦賀卡,用相關的學科基礎知識為素材,以賀卡的形式出現,既復習了學科知識,也溫暖了師生感情
二、讓制度守護孩子的一生
有一位哈佛牧師立遺囑時,把他的一塊地皮和250本書遺贈給了當地一所學院,這所學院發展成了現在的哈佛大學。
哈佛學院把牧師的這批書珍藏在圖書館內,并規定學生只能在館內閱讀,不能攜出館外。學生意識到自己從圖書館攜出的那本書是哈佛捐贈的250本書惟一的一本,價值連城。他毫不猶豫找到校長把書還給了學校。校長收下書,感謝了他,然后下令把他開除了,理由是,這名學生違反了校規!讓校規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讓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制度第一,讓制度守護孩子的一生,就是習大大提出的“慎獨”, 是在約束下的自由的體現,是不需要別人提醒的自覺基礎,更是在為他人著的善良的前提。當孩子在心中有了制度這根弦,無論干什么在干之前首先會想到該不該干,干了是不是會違背制度,是不是會受到制度強烈的制裁;當孩子從小就養成了恪守不越雷霆的習慣,長大后就不會把闖紅燈、酒駕醉駕等交通法規視若無物,更不會有到野生動物園隨意開車門或者逃票翻墻的慘劇發生;當制度意識深深植根于孩子的心靈,長大后的孩子就會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更會腳踏實地,為國家興亡而努力干好本職工作的匹夫。
三、充分發揮“皮革馬利翁”效應,賞識教育
這是一則古希臘神話故事。塞浦路斯的國王皮格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麗可愛的少女。他深深愛上了這個“少女”,并給他取名叫蓋拉蒂。他還給蓋拉蒂穿上美麗的長袍,并且擁抱它、親吻它,他真誠地期望自己的愛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皮格馬利翁感到很絕望,他不愿意再受這種單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帶著豐盛的祭品來到阿弗洛蒂忒的神殿向她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賜給他一位如蓋拉蒂一樣優雅、美麗的妻子。他的真誠期望感動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決定幫他。皮革馬利翁回到家后,徑直走到雕像旁,凝視著它。這時,雕像發生了變化,它的臉頰慢慢地呈現出血色,它的眼睛開始釋放光芒,它的嘴唇緩緩張開,露出了甜蜜的微笑。蓋拉蒂向皮格馬利翁走來,她用充滿愛意的眼光看著他,渾身散發出溫柔的氣息。不久,蓋拉蒂開始說話了。皮格馬利翁驚呆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皮格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皮格馬利翁稱他的妻子為伽拉忒亞。總結人們從皮格馬利翁的故事中總結出了“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和贊美能產生奇跡。在學生成長過程的管理中,多對學生伸大拇指,用顯微鏡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加以放大培養,讓孩子時時刻刻能感受到他的進步受到老師的關注,時刻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讓“成功成為成功之母”。
四、你是“管”家,班級事事有人管。
“由于辛苦工作的勞累,可以通過休息得以緩解;無所事事的勞累,是無藥可治的”。班級是每個學生的班級,不是班主任的班級,也不是班長、班委會同學的班級,只有每個同學都成為班級的主人,整個班級才會充滿活力和凝聚力。事事有人管,人人需要幫助,人人之間相互合作,這樣就能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班級的凝聚力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管言語行為也是在給自己的言行照鏡子;管物品擺放也是在管理自己的置物行為習慣。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與誰同行。我們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要是在孩子的黃金時代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對孩子一生幸福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