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的。老師的教學活動是否達到了教學標準,同學們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是否達到了預定的學習目標是判斷課堂教學活動是否有效的重要準則。當下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形式新穎,活動性強,但目標不明確,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不理想。因此,目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問題值得廣大教師注重和思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生生關系
【作者簡介】徐婧,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陳俊學校。
有效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使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提高學習興趣、分享成功的喜悅,在歡樂的教學氛圍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取得教與學的最優成果。同時,積極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小學英語教學。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受語言環境的限制,實際交流有很大局限性。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產生教有所受、點有所到、啟有所發、導有所悟的教學效果呢?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否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保持日益長久,是學生能否學好英語的重中之重。想要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因此,老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們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靈動力。如在教授“go shopping”一課時,我聯系日常生活,假設了一個真實的購物情境:在課桌上放了一些商品,給了學生一個籃子,讓學生自己詢問價格去買賣交易。這不僅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很多實用句型。當然,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故事激趣、游戲激趣、懸念激趣、音樂激趣等,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靈活選擇,抓住時機,選準切入點,這樣才能真正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煽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
二、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老師“一言堂”,課上,老師總是向學生講課,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去聽,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課堂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老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飽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范、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尤其注意利用上課的前幾分鐘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比如唱一些英語歌曲,開展如“Letmeguess.”或“Followme.”等有趣的復習知識型的游戲,活躍課前氣氛,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事半功倍的教學依賴于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自身角色,變課堂、學生控制者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者,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首先,教師要轉變自身角色。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者、合作者等,這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加以重視。其次,教師要學會關愛學生。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愛心是順利受教育的原動力。我們要熱愛每一位學生,用愛心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英語的興趣,點燃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火花,并且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火花形成燎原之勢。再次,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地位不存在高低之分,我們應尊重學生,靜下心來傾聽他們的心聲,建立師生溝通的綠色通道,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中互學互幫、樂學善學。最后,教師要學會寬容學生。學生不可能不犯錯,即便是優秀生,他們在學習、生活中也會犯錯,教師應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學會諒解學生,并幫助他們分析錯誤,及時改正錯誤,避免再次出現類似問題。這樣,做到上述幾點,師生關系和諧了,學生敢于發言、提問,課堂活躍了,就能實現有效教學。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師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不斷學習與研究,不斷探索與完善,不斷創新與總結,從學生實際出發,靈活選擇,就一定能使小學英語教學更上一層樓,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李秀珍.讓評價成為課外閱讀的加油站——淺談小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評價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174.
[2]張宏麗.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小學英語課本劇展評的實踐研究[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8(02):59-62.
[3]嚴曉云.拉動三根“主線”:給小學英語課后作業“變變臉”——全態作業的變式設計[J].小學教學研究,2017(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