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重培養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重視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常言道,“善思則疑,思起于疑”。任何思維的過程都是源自問題,問題是學生探索新知的動力,也是引導思維的過程。故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精心巧妙地創設開放性問題,可以讓學生從多維度的視角進行深入思考,有效培養了他們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開放性問題;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朱昳麗,常州市鄭陸實驗學校。
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是當前小學英語課程改革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內容。文章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創設開放性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論述,以希望不斷優化和改進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以促進學生思維素養的提高,推動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發展。
一、開放性問題——貼近實際生活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英語表達能力有限,如果教學情境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故而,教師在創設問題時,要綜合考慮到目前學情,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等因素。譬如,以小學英語譯林版四年級“Project 1 My school life”為例,筆者盡可能地創設了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如Step one:Warming up questions:Do you like your school/ reading books/ English/Chinese/Mahts/PE...?Why ? 這些問題符合學生現階段的實際生活,能夠保證學生用英語有話可交流。這樣,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問題帶動起學生思維,學生都躍躍欲試地回答,形成了濃郁的學習課程氛圍。接下來,筆者借助多媒體課件PPT為學生播放了一段動畫視頻,導出本單元的核心人物“TOM”,隨后,在活潑歡快的配樂中朗誦:Tom’s school life .Monday,Monday,a busy day. Tuesday,Tuesday,a colorful day. Wednesday, Wednesday, a happy day. Thursday, Thursday,see and play.? Friday, Friday, love is on the way. 孩子們在朗朗上口的英文兒歌中了解到生活中每一天都很豐富多彩。教學通過貼近生活的問題預設,打開了學生思維空間,促進了學習積極性。
二、開放性問題——靈活搭配運用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將開放性與封閉性問題靈活配合、相得益彰。如由“what”引導的“推導性”問題與由“why”引導的“分析性”問題相互搭配。教師往往可以提出一些輔助性的問題進而拓展學生思維。譬如,筆者在教授“ The lion and the mouse”時,為學生展現了主人翁獅子和老鼠的故事后,進行45 scconds talk show,緊接著提出問題:“If you were the little mouse or if you were the big lion, What can you say? ”引導學生扮演不同角色自我表達。筆者在讓學生對故事預測的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原因,追問“Why?”學生回答:Maybe the lion has a toothache and the small mouse helps him? brush his teeth. 筆者繼續提問:Oh, it’s a very funny story.? 學生回答:Maybe the lion wants to eat the mouse and the mouse runs away……筆者利用開放式問題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讀前預測,在師生交流互動中,筆者適時地轉述、補充和啟發提問,調動學生更進一步地思考與表達愿望。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在設計開放性問題時,可以采用靈活搭配的方式。
三、開放性問題——把握教學契機
在英語教學收尾階段,良好的結課設計往往能為教學起到畫龍點睛、啟發思維的效果,讓學生感到意猶未盡。結課時的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然而,筆者認為可以嘗試開放性問題,以此激發學生達到思維的高潮,從而使學生的英語知識、語言技能與思維品質獲得同步提高。譬如,“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小故事,筆者在課堂收尾階段,不失機會地提出了三個開放性問題,促使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一:What if the lion didn’t let the mouse? go? 問題二:The lion is so strong, why couldn’t he make a hole in the? net?問題三:The mouse is so small and weak, why did he think he could help the lion?在筆者設立這些問題,旨在激活學生思維,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空間。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筆者趁勢向學生揭示了每道問題背后蘊藏的寓言。故此,教師不失良好的創設開放性問題,能夠有效點燃學生的興趣,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通過學習趣味性強的英文小故事,在英語課堂中滲透了人文素養的培育。
四、開放性問題——注重細節分析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英語語篇教學中也不例外,教師以提問為導引,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交流,可見教學提問的重要性。為此,在課堂上設置相適宜的問題尤為重要,教師不可隨意地發揮,想到哪兒問到哪兒,問題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仔細揣摩,創設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對問題產生濃郁的興趣,進而愿意對語篇內容進行深入地探究,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結束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可見,問題是推動思維發展的向導,課堂提問也是英語教學活動的催化劑。我們作為新時期的英語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及教學實際巧設問題,與此同時,還要善于導疑、釋疑,引導學生積極地思維,主動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薛璇瑜.“善思”還需“巧問”——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設計[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