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斌
摘要:國家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相繼出臺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措施,本文章探討了職業技能競賽對于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積極作用,以及對職業技能競賽與教學改革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著重提出了競賽背景下的教改應回歸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并切實注重相關方法研究的問題解決思路。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高技能人才;結合;培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相繼出臺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措施,為我國建設人才隊伍“新藍海”奏響了時代強音。
一、開展職業技能比賽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意義
職業技能大賽是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結合生產和經營工作實際開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重點的、有組織的群眾性競賽活動。職業學校可以在職業技能比賽中檢查和診斷教學質量,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1. 技能比賽是檢查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
開展職業技能比賽,讓學生在技能比賽的平臺中能夠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己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素質,從而提升了學校的實踐教學水平,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 技能比賽是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催化劑
培養一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的技術學生,是職業學校的重任。如何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的人才,是學校和企業共同的任務。職業教育的成果需要企業的認可,技能大賽更需要企業的支持和深度參與。通過技能大賽引入行業企業參與,使職業教育更加符合生產一線的實際,引導了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的改革,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3. 技能比賽是學生展現自己豐采的平臺
職業技能比賽可以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比賽增強信心,促使他們成為專業技能的尖子。從長遠考慮,職業技能比賽人平臺,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好技術,推進個人可持續發展,增強個人職業能力。
二、教學與職業技能比賽相結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方法
隨著這近幾年來我國中職教育的不斷發展,在學校中進行職業技能方面的比賽活動也開始從中衍生出來成為一項新的教學活動。職業比賽可以對職業教育水平進行綜合的檢驗,是職業教育工作的一項創新和重大的制度設計,是作為培養和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平臺,如何有效地把教學與職業技能比賽相結合,促進高技能人才的培養?
有些學校重理論、輕實踐、輕訓練,導致教師片面注重于課堂的理論教學,這種應試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把職業技能大賽作為動力,把教學與職業技能比賽相結合,通過比賽層層選拔,突出職業技能的導向,推動學校的教學改革,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1.轉變教學觀念,“以賽創新”提高實訓課比重
堅持實施實踐性教學課時不少于總課時的50%以上,加大實訓器材和設備的投入,建議實訓基地在課余時間可可以向學生開放,提高基地的使用效率。如果實訓場所不足,采用學校和企業聯盟、與行業聯合、同園區聯結,開展實訓課。支持引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校企合作開展生產性實習實訓,鼓勵企業直接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在實習實訓中推進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技能比賽成果可以加快基礎研究成果向產業技術轉化。學校與企業聯合組織技能比賽,進一步優化了職業學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教學方法。
2.轉變教學方法,“以賽促教”提升教師能力
職業技能競賽不僅是對學生技能競賽能力的檢查,還是對學校的管理能力、師資力量的考察,好的師資隊伍是學生獲取知識和取得競賽勝利的保障。通過技能競賽,能夠豐富專職教師對企業的認識,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和質量,促進學校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以及增強學校教師的課改能力。借助職業技能競賽這個平臺,專職教師能夠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接觸更多的新技術、新設備,開拓視野,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并以此衡量自身,縮短差距,促進專業教學的改革。
3.轉變評定觀念,“以賽代考”評定成績
可以試行“以賽代考”的教學考核評價模式,讓學生自行組隊參加職業技能競賽,比賽結果作為評價課程考核的成績標準,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的小組,可以分別評定為優秀、良好、中、和合格的課程成績,小組內的成員成績再根據小組互評、自評、出勤和教師給定的平時成績,按照不同的比重來核算出最終的課程總分。還可將技能競賽的參賽情況納入學生頂崗實習的考核環節內,若是在定崗實習過程中仍有參加技能競賽的學生,可以由學校出面與定崗實習的企業聯系,讓企業安排學生所在的工作崗位更加能夠提升其認知強化技能。從而,不斷培養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三、教學與職業技能比賽相結合,促進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措施
1. 以教學目標為抓手,凸顯課程改革與技能大賽的重要
將課程改革與技能大賽緊密結合,培養嚴謹教學、規范操作的教學思想,通過汲取技能大賽項目內容和標準對原有教學項目進行改造,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提煉、轉化為新教學或實訓項目,不斷補充和完善項目課程教學。技能比賽的題目設計就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或者部分的項目,將課堂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2.以技能教學為檢驗,加強高技能教師隊伍的建設
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專業發展的生命線,以大賽為載體,檢驗本專業教學水平。技能大賽有效規范了對學生的教學評價標準,以此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中,專業教師可以按技能大賽內容和要求來組織教學,接受大賽的錘煉,作為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可將教師參加技能大賽的成績納入教師考核體系,并以此作為教師職稱晉升的條件之一,將以技能大賽促使他們迅速融入專業氛圍,提升專業能力。
3.以大賽規則為鞭策,促進學生實訓操作的規范化
通過技能比賽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以及對學生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考核,從而提高學生素養。另外,將行業要求融入專業教學,在比賽中體現出來,有利于學生進入工作崗位,能規范化工作。
4.以比賽環境為契機,營造校園育人文化
職業學校要以比賽環境建設為契機,建立完善有效的比賽機制,對職業技能比賽加以制度化和規范化,進一步擴大比賽范圍,盡量拓展到更多專業和課程,讓技能大賽覆蓋到整個專業、每位教師、每個學生,重在參與、重在學習、重在提高,營造良好的校園育人文化氛圍。
5.以校企合作為手段,拓寬培養高技術人才的途徑
職業學校要與企業密切合作、共同辦學,要依據企業標準來培訓參賽選手,進而引領教學方式、課程內容的變化,促進和健全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結構調整機制,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
參考文獻:
[1] 郭世杰.焦明哲職業技能競賽與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J]. 安徽化工,2013(5)
[2]張敬玲.基于職業技能競賽的高職院校課程教學設計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3,19(1).
[3]黃聰玲.以職業技能大賽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院報,2013(1).
[4]林琳.職業技能競賽及其對高職教學改革的意義與實踐研究[J].濟南:新校園(理論版),2013(4):47.